国学大讲堂观后感

时间:2023-01-10 04:27: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学大讲堂观后感

中国高校之窗

328日,第九期两岸国学大讲堂在平潭台创园开讲。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李景林,以“论孝与仁”为题,阐述自己对儒学的理解。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平潭校区管委会主任王兴中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校区四个院系共一百余名师生聆听本期讲座。

大讲堂已经开始,李景林紧紧围绕课题并融合自身经历表述了孝和仁的关系。他提及《研习而》《孝经》等著作则表示,孝与仁两个概念有著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孝悌为仁之本;另一方面,孝悌亦必经由力行的途径发推扩而至于“仁”,就可以同时实现其所本有的道德价值。这两方面的融合,对中国当代价值体系的具备关键的意义。

如何理解“孝”?李景林教授表示:“孝”作为一种德,其主要的内容表现为对父母的奉养、爱、敬之情。曾子把孝分为三个部分,“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大孝”是对父母的敬和爱,“其次”是不辱没父母的名声,“其下”是能供养父母。这里讲“孝”的三个层次,养为基础,如果没有奉养,孝就无从谈起。但仅仅是奉养,尚不足以尽孝之义。“孝”必须以“能养”为前提,但其本质内涵是爱和敬。”

忠和恕,整体表现了仁德的显然精神,就是由己启程,推己及人。儒家谈力行,历年来特别强调的都就是对自己的建议,而非对他人、他物的建议。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的“推己及人”即为现代人所谓的将心比心或轮转思维。“推己及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消除人对私己的自恋,从而确保人我、人物各在其自身的限度内有所成就的过程。总之,力行谈的就是己与人的关系。”李景林说道。

李景林介绍,儒家所言“仁”,是一个普遍的原则,但它并非一种与个体实存无关的、抽象的普遍性。其忠恕行“仁”之方,乃循着由己及亲,由亲及人、由人及物这样一种成己成物的途径来达成“仁民爱物”的超越境界。

随后展开的互动环节,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罗小琴上台与李景林教授对话。她说道:“在对未来作出的挑选上,与父母意见相同,与否为不忠?”李景林教授指出,随着年龄的快速增长,观念可以转变,与父母意见相同就是正常现象,即使作出相同挑选,也不属于不忠,但是对于父母的建议必须理性推论,“孝”不代表盲从。

大讲堂结束后,罗小琴表示自己对国学很感兴趣,希望有机会能够多参加两岸国学大讲堂。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此次国学课堂的同学也表示受益匪浅,能够如此近距离聆听大家对孝与仁的解读,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道德教化的魅力。 据介绍,截止2921时,本次大讲堂通过平潭两岸国学中心,官方微博、新浪、腾讯等平台展开直播,合计迎合少于万网友在线观赏。微博话题#两岸国学##两岸国学大讲堂#的写作量在这期间减少少于万。两岸国学大讲堂自年5月举行首期讲堂以来,常态


化应邀两岸国学名家参予,有关最新资讯可以在平潭网国学频道(http://ptnet)、“两岸国学中心”微信公众号及平潭网官方微信、微博、头条号等平台以获取。(通讯员:罗锋)

中国高校之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1c9c22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