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白描写秋景名诗?峨嵋山月歌?赏析 原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写作背景: 赏析: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历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 . 渝州〞那么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刘须溪云:含情凄婉,有?竹枝?缥渺之音。 ?批点唐诗正声?:且不问太白如何,只此诗谁复能知? ?唐诗广选?:如此等神韵,岂他人所能效颦〔首二句下〕? ?艺苑卮言?: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艺圃撷余?:谈艺者有谓七律一句中不可入两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固多、拈出亦见精严。吾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精神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唐诗解?:“君〞者,指月而言。清溪、三峡之见,天狭如线,即半轮亦不复可睹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思入清空,响流虚远,灵机逸韵,相凑而来。每一歌之,令人忘睡。金献之云:王右丞?早朝?诗五用衣服字,李供奉?峨眉山月歌?五用地名字,古今脍炙。然右丞用之八句中,终觉重复!供奉只用四句,而天巧浑成,毫无痕迹,故是千秋绝调。 ?唐风定?:此种神化处,所谓太白不知其所以然。 ?唐诗摘钞?:语含比兴。“君〞字指月而言,喻谗邪之蔽明也。七律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之句,参看便明。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蜂腰鹤膝,双声叠韵,沈休文三尺法也。古今犯者不少,宁尽汰之耶? ?唐宋诗醇?:但觉其工,然妙处不传, ?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诗法易简录?:此就月写出蜀中山峡之险峻也。在峨眉山下,犹见半轮月色,照入江中。自清溪入三峡,山势愈高,江水愈狭,两岸皆峭壁层峦,插天万仞,仰眺碧落,仅余一线,并此半轮之月亦不可见,此所以不能不思也。“君〞字,指月也。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王元美曰:“此是太白佳境,益见此老炉锤之妙。〞此诗定从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809fd9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