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据《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情节解读唐僧形象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据《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情节解读唐僧形象 作者:祁志伟 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3期 内容摘要: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的师父,在去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组中起着领导性作用。他是东土大唐的高僧,自幼受戒,严守佛法戒律的规范,专心虔诚,慈悲为怀;但同时他又是凡人,俗性尚未除净,会表现出本性中世俗和软弱的一面。本文从唐僧在女儿国这一难中的言行举止,及其与其他遭难中行为言谈的对照和联系,解读唐僧的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关键词:《西游记》 唐僧形象 女儿国 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历经多种磨难,最后终于取得真经、获得成功的故事。其中,唐玄奘是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的师父,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总能使徒弟们齐心协力,一起朝团队的共同目标努力。 唐僧时刻保持着对取经的坚定信念,一心向佛,毫不动摇,他将唐太宗的君命牢记在心,冒死前行,祈愿圣主的江山永固,具有国家责任感;他充分贯彻着佛家慈悲为怀的思想,总是告诫自己的徒弟们要善言善行,要有怜悯之心,还会苦口婆心地劝导在途中遇到的人与妖,希望他们向善。但由于唐僧本身是一个凡人,金蝉子十世转世的身份也并无实际优势,所以就算他“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拥有高妙的佛法和经文基础,其言行中也难免会表现出人性中尚未根除的缺点。他在面对威胁生命的危险时会无法控制地表现出胆怯,在与徒弟们产生纷争时会偶尔有偏心或推卸责任的情况,体现了唐僧形象的不完美性和复杂性。 女儿国这一难是在全书的第五十四回,名为“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小说中唐僧师徒一行人途经西梁女国,在城外的迎阳驿稍作停留,等女官进城启奏女王。然而女王听驿丞说唐僧英俊,便想向他求亲。师徒四人面对女王欲招唐僧为夫的情形,孙悟空想出了“假亲脱网”的计谋——让唐僧先假意顺承,待获取了通关牒文再脱身。最后欺瞒计谋成功,他们顺利倒换关文,唐僧也在送行中趁机与徒弟三人一同出城。唐僧在西梁女国时,一如既往地严格遵守他所奉行的佛法戒律,仔细提醒徒弟们要谨言慎行,牢记太宗委以自己的取经渡世的重任。不过,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女王招赘问题时,唐僧还是会像其他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一样,下意识地依赖自己的徒弟,听从他们的建议行事,表现出欠缺独立性的弱点。同时,唐僧身上还藏有凡人的渴望和追求爱情的本性,在他与女王相见后的神态和言行中,能够窥见他对女王压抑却真实的爱意。 一.高尚的儒僧形象 《西游记》中的唐玄奘从幼时就是僧人,根源好,德行高,精通千经万典,被他人尊称为高僧。唐太宗称赞他是有德行有禅心的好和尚,初见便赐他左僧纲、右僧纲和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可见其修行在当时的众僧中是较为突出的。漫长的取经过程中,唐僧好善慈悲,虔诚拜佛,时刻提醒自己要持守戒律清规,自认“是个光明正大之僧,奉东土大唐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者”,认真担负着西天取经、普度众生的责任,忠于自己君主和国家,也颇有一介儒士的风范。 其一,唐僧刚到西梁国界就嘱咐徒弟们要仔细,说话行事需谨慎,不可以放荡情怀,破坏了法门教旨。他的言辞在严肃中包含着耐心,对孙悟空、猪悟能和沙悟净三人进行循循善诱的劝导,可见是一位合格的严慈相济的师父。除此之外,从嘱咐的话语中还可以发觉唐僧格外重视“法门教旨”,期望徒弟们能以之为行为准则,遵守戒律清规的要求。唐玄奘不仅会用佛法戒律之下的自我约束行为影响别人,还能够由内而外,将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外化成温和有理的语句,通过苦口婆心的劝说渗透到日常的细枝末节中,对他们进行言语感化。 其二,使贯穿整个女儿国之行的“假亲脱网”计策顺利进行的前提因素,就是唐僧的慈悲之心。唐僧在最初孙悟空让自己留下与西梁女王成亲时,表现出坚决不同意的态度,说孙悟空是弄杀自己。但在孙悟空表明若是不顺应此计,很有可能会伤及全国无辜的缘由后,唐僧便答应了这种成亲做法,还夸赞自家徒弟的方法好,是善的。孙悟空所言的“你又平素是个好善慈悲的人,在路上一灵不损;若打伤无限的平人,你心何忍”,充分展现了唐僧为人慈善,怜惜生命的佛家品性。全书第二十七回中,唐僧因悲悯孙悟空的哀告,选择不念咒语,饶过他一次;第三十八回,面对猪悟能不为所动的场景,唐僧泪如雨下,认为“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猪悟能实在是心硬;第六十四回他认为自己并没有被树精们攻击,让徒弟不要伤害他们。这些都是他慈悲为怀的体现。唐僧全心全意地遵从佛门戒杀的教义,悲悯每一个生命,诚然是一位令人崇敬的佛门高僧。 其三,唐僧对西天取经的重视,一方面是源于自己对佛家理想的追求和普渡众生的愿望,另一方面是因为受托于东土大唐的帝王。于他而言,取经是忠于君主、保佑君主江山永固的方式,这其中就掺杂了儒家所推崇的忠君思想。唐僧在太师传达女王求亲之意时,直接说若大家都在西梁女国贪图富贵,不去西天取经,则会望坏了大唐的帝主。他最先想到不取经对太宗的影响,认为滞留此地十分不妥,不应当同意女王的招赘求亲。早在大唐向太宗自荐请命时,唐僧就表示自己“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与寺中徒弟说“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他将取经与整个国家的太平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其中灌注自己对大唐和太宗的责任感。唐僧这种对国家君王的真挚之情和奉献之意,是儒家倡导的忠君理念的体现。 唐玄奘这种亦僧亦儒的思想在西梁女国的言行中得到彰显,并与前后故事内容的相关描述形成联系,共同构成了其崇高超绝又坚定虔诚的儒僧形象。 二.世俗的凡人形象 唐玄奘虽然是大唐的得道高僧,但他终究还是个凡人,是人世间的肉体凡胎,在取经过程中难免会暴露出人类无法根除的弱点,流露出本性中暗藏的儿女情感。这些不完美体现了唐玄奘作为凡人的世俗性,充满真实感。 其一,唐僧在女儿国遇到问题时总是询问孙悟空的看法,向他寻求建议和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他缺乏独立性和处事能力不足的弱点。当师徒们在驿厅待见太师时,唐僧问徒弟们太师来是何意,等猪悟能和孙悟空回答后又直白地问“悟空,假如不放,强逼成亲,却怎么是好”,而后面对太师的媒妁之言他只保持沉默和痴哑,无法自行决定该如何处置此事,既不答应也不拒绝,直到孙悟空再次说话才又问他“凭你怎么说好”,这完全是把事情的决定权彻底交给了自己的徒弟。显然,唐玄奘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一丝一毫的主见,只能依赖孙悟空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在听了孙悟空的计策后,他“如醉方醒,似梦出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这说明他在之前对话中一直没有意会到此计的妙处,其愚钝和依赖他人的程度可见一斑。全书第七十四回中唐僧看见前方的高山感到害怕就喊悟空,在听闻前方又吃人的妖怪时直问悟空该如何是好;第八十六回唐僧被妖精掳去,一见孙悟空来救自己了便流泪说着“快救我一救”。这些都是唐僧平时过于依赖徒弟对自己的保护而缺乏个人独立性的表现,是他作为凡夫俗子的弱点所在。 其二,爱情是人类情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众多文学作品描绘的悲剧和喜剧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西游记》中身为佛门高僧的唐玄奘本是不能有儿女之情的,但在西梁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e83d03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