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培养孩子助人为乐行为的主要内容 1、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有些孩子在同伴需要帮助时,表现迟疑或冷漠。其实,他本身是愿意去帮助的,只是他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对别人有用,不相信自己能帮助别人。父母要经常寻找机会,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事;父母则及时给以赞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能帮助别人,产生助人的行为动机。 2、能注意到别人的需要。当同伴处于困境中时,有些孩子能很快察觉到,并伸以援手;而有些孩子却毫无反应,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经常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描述需要的帮助,并教孩子懂得如何从别人的表情、行为看出对方的需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3、及时做出助人的决定。据研究,情感的力量有助于孩子做出助人的决定。对5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类似情景和感受,如“以前你系不上扣子的时候,是不是也挺着急的?”“上次你摔了跟头,也这么哭来着?”;对6岁以上的孩子,父母还可以设置情景,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想想,使孩子对需要帮助者产生同情,进而做出助人的决定,“要是小朋友都不跟你玩了,你会怎么想”等。 4、恰当的助人行动。有时孩子没有去帮助别人,并不是他不想帮助,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力”就是个人能力,如助人的特定技能(想帮小朋友系扣子,自己就要会系扣子)、有效的策略知识(如妈妈突发重病,知道可以求邻居帮助)、人际间问题的解决能力(妈妈生病要求助邻居时,知道怎样向邻居把事情说清楚)等。这些能力,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点一滴教给孩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373ca51a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