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前言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约公元前145—约前86年)撰。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学问渊博,原计划编一部“述往事,思来者”的通史,但天不假年,事未竞而卒。弥留之际,嘱其子完成其遗愿。迁十岁开始习古文,外出游历,到过今天华北、西南、江浙一带,旅途中广泛收集旧闻传说、考察民情风俗,为以后修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十七岁时袭父职为太史令,得以饱览皇家所藏图籍,后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入狱三年,并惨遭腐刑,被赦出狱后,发奋著《太史公书》,书成后不久逝世。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首尾约三千年。全书由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组成,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多字。五种体例中,又以本纪和传为主,故称为“纪传体”史书。《史记》首创的这五种体例,成为后世史家修史的模式,从《汉书》到《清史稿》诸史,尽管个别名目有所变化(如《汉书》改“书”为“志”,《晋书》改“世家”为“载记”),或各史门类不全(如《汉书》无“世家”,《后汉书》、《三国志》无“表”、“志”和世家”),但各书均有“纪”、“传”。因而《史记》堪称我国纪传体史书的鼻祖与典范。 《史记》内容宏富,记事详尽,包罗万象。它时间上贯通上下三千年,对中国通史做了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提炼与整理。从地理范围上看,它东至日本以东,西至中亚,北至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以广阔的视野,考察了整个“天下”的变化。从记事内容看,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天文、地理、疆域,凡社会文化及环境涉及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从记人上看,帝王、将相、贵族、官吏、说客、策士、游侠、刺客、文人、隐士、商贾、医卜、屠夫、乞丐,凡社会各阶层、各类型的人物无所不有。因此,《史记》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包含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 《史记》通篇贯彻“厚今薄古”及其他进步思想。司马迁撰写此书的目的,是“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咸一家之言”,因此,他能较为客观地看待历史的发展变化。司马迁重视当代史研究,全书一百三十篇,其中六十六篇完全或着重写当代史,其他各篇也部分涉及当代,言秦汉尤详。他重视社会经济,朦胧地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政治上的变动,试图通过经济现象来窺视历史的演变,所以他作《平准书》以观事变。司马迁关注人民的物质利益,肯定社会底层人物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鼓励人们“各尽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在写秦末农民战争时,肯定了陈胜吴广的历史功绩,指出“由涉首事也”,并把陈胜列入专记诸侯的“世家”,把另一起义领袖项羽列入专记皇帝的“本纪”,同时,司马迁还为社会底层人物立传,如《游侠》、《滑稽》、《货殖》、《日者》、《龟策》等等,充分肯定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司马迁不畏强权,敢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对汉高祖刘邦的种种“劣行”,对汉武帝奢靡迷信、重利盘剥人民,追求50 长生不老的“劣迹”都敢于揭露。因此,封建正统史学家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缪于圣人”,这种批评正说明了司马迁思想的进步性。 作为一个史学家,“秉笔直书、尊重史实”,是司马迁修《史记》的准则,他以客观的态度,无畏的精神,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后人称其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一点也成为后世史家之典范。 《史记》叙事条理井然,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语言表达生动流畅,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典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翻开《史记》,我们会看到,康慨悲壮的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鸿门宴,会看到飞将军李广的矫健身影,会看到气壮山河的楚霸王项羽……这些人物的形象,正是借助《史记》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希望《史记》在让你了解历史的同时,更给你极大的文学熏陶。 5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5e45cabe23482fb5da4c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