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连祥先生的《道义文章》中汲取道义

时间:2022-10-13 08:18: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董连祥先生的《道义文章》中汲取道义

作者:郑国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9



郑国军

(赤峰学院 院长办公室,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要:《道义与文章》是董连祥先生以传统道义为纲,科学理性地将传统道义和古代文章融合在一起的一部精品力作。该著作内容十分丰富,研究方法、研究视野、体系架构匠心独到,既是一部集思想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德育教科书,又是集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工具书,对于顺应大学、中小学乃至社会德育工作的需要,形成和谐社会要求的定向定位机制和价值规范,提升人们道德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义文章:传统道义:古代文章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9-0089-02

读罢董连祥先生的《道义与文章》,倍感亲切,我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这是一部很特别的书,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在文化市场不规范而造成的地摊文化充斥、猎奇意识泛滥的情况下,不人云亦云或随人脚踪走去,抓住了中国古代文章一以贯之的传统道义的线索,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章的人文价值,科学理性地将传统道义和古代文章融合在一起,观点明确、立论有据、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做到了对前人观点的广揽并包,而且在特定的视角、层面上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析,提出了新的观点与见解。这是作者对自己十年教学实践的深沉思考和理性提炼所做的文化价值追问和哲理睿智关照,是一部难得一见、值得珍视和收藏的学术专著。

《道义文章》中所说的道义,是指中国传统的道义;所说的文章,是指中国古代的文章。董先生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传统道义与古代文章密不可分,古代文章离开传统道义就失去主宰;传统道义离开古代文章就无法传播久远。我国的传统道义一般被纳入伦理道德范畴之内,我国古代的文章大多汇集成各类典籍。目前,有关传统道义的研究大多把重点放在有限的几部古代伦理道德经典著作上,未能很好地将研究伦理道德的视角延伸到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领域。而古代文学的研究蔚为大观,研究对象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以伦理道德为主线系统研究古代文章者却不是很多,专著几乎付之阙如,而《道义文章》以中国古代文章所包含的传统道义为突破口,将传统道义与古代文章两大学科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传统道义成为古代文章的内容、主题、观点、灵魂,古代文章则成为表现传统道义的形式、工具、载体、媒介,两者构成内容与形式的新的统一体。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涤荡、德育工作实效性走低的情况下,《道义与文章》在提高人们自身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方面,至少是一部具有补缺性质的以传统道义为价值支撑的古代优秀文章集萃。这是我冒昧地向广大读者推荐这部好书的真正动因。

《道义文章》是一部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理论价值、人文价值的专著。该著作内容十分丰富,研究方法、研究视野、体系架构匠心独到,能够以自己独具的品质与特色呈献读者,体现了作者的勤奋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更体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和理性审视与评判精神。从《道义文章》的研究方法看,注重史论结合,既做到了论从史出,以史立论,又注重了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具有清晰的层次性、条理性和逻辑性。作者通过对传统道义与古代文章的理性审视与辩证思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与评判传统道义与古代文章的思维的辩证法。就《道义文章》研究的内容与视野而言,作者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诗经》到《楚辞》,从《史记》到《汉书》,从两汉政论散文到辞赋,从乐府民歌到文人五言诗,从曹植到陶渊明


的代表性作品,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杂剧到明清小说,从山水散文到爱情诗词,从名篇名言到一般作品,发掘、寻求、评点、归纳它们所包含的有关传统道义方面的命题、理论、内容、意趣等。不是单纯地叙述传统道义形成的历史、古代文章发展的历史,而是轮廓式、纵横式地把传统道义阐释与古代文章评析相结合,把理论阐述与作品举例相结合,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尽可能地涉及天文、地理、历史、自然、哲学、美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家庭等学科或领域,对传统道义与古代文章的体系进行了综合式、交叉式、多层面、开拓性的探讨,“传统道义不再单纯指其主流孔孟之道,古代文章也不再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两者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即‘文以载道’的关系”。道义与文章并举,就是“德才兼备,也就是同时拥有道义与文章,是每个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德与才,或道义与文章,是大家安身立命的法宝”。继而生成了不随人脚踪走去的一百六十万字的《道义文章》。

《道义文章》是一部集思想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德育教科书。《道义文章》汲取了古代文章的精华和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道义与古代文章,是人类重要精神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章的精华部分,基本上没有不包含、承载、宣扬、突出传统道义的。相反,不包含传统道义的古代文章,很难与“精华”结缘,甚至没有存在的价值,根本不可能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什么印迹。道义与文章几乎囊括人类所有重要的精神文明成果。特别是在用古代优秀文章对“道”、“德”、“仁”、“义”、“礼”、“智”、“信”这七个涉及儒家伦理思想精华概念的深刻解读上,探析了这些概念的分类、内容、形式、功用、举隅和证解了与其相关的命题,以及这些概念的功用价值。首先强调了“道”在“化民之道”、“求贤之道”、“忠君报国之道”、“人生之道”、“论文之道”、“为官养民之道”、“为师为学之道”、“节俭之道”等方面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明晰了传统道义与古代文章之间“文以载道”的关系及重要性。“德”一直被视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方面肯定了“德”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德”在古代文章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八字,较贴切概括了‘德’的定义和功能”。从“积善成德说”、“比德于玉说”、“德有六美说”、“德教德化说”等多角度阐释了德的内涵与功用,强调“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畏之者去其域。故设刑者不厌轻,为德者不厌重。”阐明了中华民族浓厚的崇德意识和优良的中的传统。“仁”是儒家大师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历代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被列为“无常”之首,是最具广泛性的道德规范之一。“理之统体,则谓之道;道之功用,则谓之德;德之充全,则谓之仁。故仁也者,道德之要,所以尽性存心焉者也。”认为用理、德、性、心诠注仁,对于理解、诠释和把握“仁政思想”、“仁爱精神”、“仁爱之道”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辨析了义与不义,引用墨子在《贵义》提出的“万事莫贵于义”,阐释了“忠义思想”、“舍生取义精神”、“侠义精神”等,强调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突出了“义”的重要性,认为义的重要性往往与其作用、功能分不开。“礼”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核心思想的落脚点,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被广泛地用于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民俗、祭祀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强调了“礼”是百姓的行动准则。“智”即智慧。作者强调了智者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在于正确发挥聪明才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中正守常,不偏离人生正确的轨道,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信”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关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忠信,行笃敬”均强调了信的功用的重要性。“信”也是孔子竭力提倡和百般推崇的美德。可见,作者这种独具匠心的选材,有鉴别、有取舍地汲取其传统道义与古代文章之精华,形成的全新的思想、意识、理论和观念,对于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在自己的工作中少一些直观性和盲目性,增加一些思想性和人文性;少一些抽象性和被动性,增加一些实在性和生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道义文章》是集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工具书。该书分上、中、下三部,以“道”、“德”、“仁”、“义”、“礼”、“智”、“信”为纲,融合了儒家伦理思想和中国古代文章精华部分,从《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大量的古代优秀典籍、文章中援引了数以千计的优秀片段、名言、警句、典故、事件和人物,诠解了“道、德、仁、义、礼、智、信”的概念、起源、内容、形式、内涵和功用。该书内涵丰富,见解独到、寓意精深,材


料翔实。既可以当作各阶层人们学习、欣赏古代文章名篇、名句的文学教科书,也可以当作人们查证、汲取传统道义精华的工具书,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解读儒家伦理思想和中国古代文章,弘扬“文以载道”之精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该书对于每位想提升自身道德与人文素养的人来说,当属必备读物。

伦理道德是精神文明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传统道义是中国古代优秀文章的价值支撑,中国古代文章是孕育传统道义的有效载体。《道义文章》虽然不能囊括所有传统道义与古代文章的积极成果,但在以传统道义为纲,将传统道义与古代文学融合的研究方面,至少起到开启和引领作用。道义与文章关系到每个人很好地安身、立命、处世、行事,关系到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在世界大调整、文化大繁荣、多元化文化相互冲击与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道义文章》的功用与文化价值符合新时期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和最新要求,对于顺应大学、中小学乃至社会德育工作的需要,形成和谐社会要求的定向定位机制和价值规范,提升人们道德文化素养,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王文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82663084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