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剧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明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9期 王明辉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的表演艺术.如何在舞蹈课堂中引导学生在接受动作形式的同时,也一同接受舞蹈动作形式所负载的情感内容,以达到舞、心、神、形兼备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舞蹈教学剧目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教与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演才能及舞台经验,使学生对舞蹈表演的把握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创作,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过渡到演员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关键词:舞蹈教学剧目;教学实践;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1)09-0267-02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的表演艺术.它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舞者那充满灵气的人体动作来传达思想感情的.“因而它不是纯粹生理上的练习,应该同时受心理支配.”“舞蹈既是生理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活动.”[1]如何在舞蹈课堂中引导学生在接受动作形式的同时,也一同接受动作形式所负载的情感内容,从而将外形动态与角色的内心情感有机的统一起来,以达到舞、心、神、形兼备呢?舞蹈教学剧目正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所谓舞蹈教学剧目,是将成品剧目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授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并加深理解与强化,促进训练进程,从而提高综合、整体的艺术表现力. 1 让学生从舞蹈教学剧目中深入了解舞蹈作品中的角色 “舞蹈作品的艺术形象与其文化背景有一种双向涵盖关系:一方面舞蹈形象本身植根于其文化背景之中,是其文化背景中的一个具体的场景;另一方面舞蹈形象本身植根是对其文化背景中的生活形象的艺术反映,是其文化背景特质的集中体现.”为了帮助学生塑造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教师通过舞蹈剧目排练课将自己对作品角色(文化背景)的深刻认识,声形并举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仿佛是在读一部精彩小说似地进入一幅形象生动的画卷中,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地了解,进而为之感动,并为之产生强烈的表演激情.这样当学生开始学习舞蹈作品的动作形式时,情感内容与动作形式就能互相契合不再分离,自觉地脱离被动的“工具”状态而进入主动的“创造”状态.这是因为他们在接受动作形式的同时也已接受了它所负载的情感内容.心有真情,形体便有了实感.由此可见,对作品的角色(文化背景)做深入的了解是帮助学生成功塑造艺术形象的前提. 例如,女独舞《伊茹勒》和独舞《雀之灵》就是很好的单项剧目的范例.二者都是以舞蹈的动律、动势、动态为主,但表现的意义不同.一个是美丽的姑娘“通过顶碗这一传统的民族舞蹈形式,表现了端庄美丽的蒙古族少女热爱生活,热爱草原的情感和对草原人民最美好的祝福.”[2]后者是通过人体模拟孔雀的形态,创造出一只孔雀的形象.舞者“充分挖掘手、腕、臂、肩、胸的表现力,淋漓尽致地渲染、强化孔雀的特性,”使观者领略到孔雀优雅、灵动的风姿.“尤其是那引颈昂首的体态、勃勃向上的活力,俨然一位美丽、热情的少女在吟唱一首生命的颂歌.”[3]两个舞蹈各自取用了蒙古族和傣族舞蹈的原生态动作进行了艺术夸张化的处理,在不脱离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又有了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舞者把对家乡的情怀表演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无尽热爱.群舞《酥油飘香》是一个以藏族舞为素材,表现做酥油茶的劳动场面的女子群舞.舞蹈运用每人一个酥油桶,用夸张统一的集体动作表现做酥油茶的过程,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展现在观众眼前,通过舞蹈表演真实的反映出角色的深刻内涵. 2 在舞蹈剧目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素养与技巧的综合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属于共性的单项训练,教学剧目的训练则是个性的综合训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教学剧目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舞蹈剧目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技巧的最佳综合训练手段,因为舞蹈剧目表演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必须掌握剧目所特有的舞蹈语言以及高难度的表演技巧,才能完整的表达剧目的思想.为完成一个技巧,表演者要刻苦训练.如果只停留在人体外在的机械运动模仿,就无法将这些能够展现表演者身体能力的高难技巧用来表现舞蹈作品艺术形象的情感特征,那么其艺术形象的生命内核将被抽走,只剩下机械、呆板、虚假而空洞的外壳,因此也便失去了艺术的审美价值.所以,教学剧目要考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技巧特长、性格特征去“量体裁衣”.在教学中不是一味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剧目内涵和角色,能为自己所表演的角色设计表演方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力. 在教学时,接触多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对学生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可通过每个不同的舞蹈重新找到自己舞风的定位,这样不但可以使他们扬长避短,也可以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与此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如《踏歌》,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古典舞,以汉代和南北朝舞为主,通过对舞蹈理论课中所学过的“翘袖折腰”得以亲身体会,舞蹈中没有什么高难技巧,但它的顺势顺范是以前舞蹈中没有接触过的.阿拉伯舞《梦幻艳波》是我们很少能接触到的异国舞种,它要求用眼神和夸张的身体动作传达一种朦胧的情感和性质.夸张的面部表情,夸大的胸、腰和胯部动作使我们耳目一新,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多次的影像观摩,很快就进入这个外来的新形象里,广泛议论新形象的风格特点,找出与此相似的我们曾接触过、看过的舞蹈,增进了对舞蹈的理解与掌握,对我们表演技巧的提高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3 舞台实践是对舞蹈剧目教学的效果的最好检验 舞台实践是舞蹈教学剧目的延伸.教学剧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表演能力,传授表演知识,训练表演技巧,培养创造力,开发想象力,达到舞、心、神、形兼备.剧目教学的改进以及成果的检验是通过舞台实践来实现的.通过剧目作品展示教学成果,同时也检验了演员各方面的素质.通过剧目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对各舞种的认识、技术的艺术体现、人物性格地内在刻画、演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有了质的跨越,达到成熟完善的目的. 教学剧目是教师传授表演知识,训练表演技巧的好机会,也是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演出的好机会.表演是一门学问,不是想表演、有热情、有好的愿望就可以做得到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日积月累.豁然开朗是一个长期积累,偶然所得的过程.老师要不断地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逐步掌握内心情感,培养贯穿情感的表演功力,以及外化的各种手段,逐步使学生有能力为自己所要表演的角色设计表演,达到不是导演和老师让你怎么跳、怎么演,而是自己知道该怎么跳、怎么演,有能力“二度创作.”[4] 实践机会多了,对学生来说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发挥和检验自己专业水平的舞台,而且通过多次的反复实践,能够及时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和机会,是他们的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成功的保证,是一个舞蹈演员成长的重要环节.可是有些东西在教室里是不可能学到的,比如,在舞台上的那种表演感,舞台灯光,化妆,观众与演员互动的兴奋程度等,都只有在舞台上时才能体验的到.“百排不如一演”,演出是对教学的最好检验,可以从中找出问题,提高教学的水准,演出促进教学,教学提高演出效果,从而使教学、排练和演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4 舞蹈教学剧目对其它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一个产品的好坏,只有经过使用才可以知道其质量如何.教学剧目就是一个检测仪,它对学生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的综合运用程度起到了检验的作用.本来在课堂中并不显眼的问题会在这里扩大了数倍,问题暴露无疑.把杆不存在了,平常习惯的连接,这里也可能不存在了,而是一种全新的连接方式,这时你调动身体的综合能力也受到了检验,在教室里视野比较近,一旦到了舞台距离的要求,就会感到表现力及空间意识又都不够了等等,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引起基础教学的反思、研究和提高.教学剧目的训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这个终极目标的培养,它是一个集表演能力和感悟认知为一体的综合的把握与创作.为此,舞蹈教学剧目对于其他舞蹈专业课的要求,从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舞蹈教学剧目是解决外形动态与角色内心情感的有机统一,以达到舞、心、神、形兼备的重要途径.恩格斯说“有一千个演员,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产生这种“不同”,既有每个人的舞蹈素质和接受能力问题,也有对舞蹈二度创作的问题.舞蹈教学剧目的学习要比其他专业课更有条件给予学生较大的创造空间.通过对风格不同,性格各异角色的认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逐渐地学会舞台表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舞台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对舞蹈表演的把握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创作,顺利地过渡到演员角色.创造力、想象力、表演才能及舞台经验是表演好剧目的基础,教学剧目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吴晓邦.谈艺录[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31. 〔2〕赵林平.“桃李杯”大赛后的思考[M].内蒙古艺术,2002(1):47-48. 〔3〕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3.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本社,2008:17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9f28cd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