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有情,心系国家 ——《己亥杂诗(其五)》微课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读、赏、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当我们畅游在诗的长河,撷取一朵朵蕴藏着诗魂的浪花,必不会错过那一朵开得忧伤而又饱含深情的花——落红有情,心系国家。CAI出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 屈原)《离骚》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生齐读,引导学生体会这几句诗的相同点,引出作者及《己亥杂诗》。 二、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由此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三、朗诵诗歌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扔进篓里,写了315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五、诗歌理解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诗人辞官回归故里,心情十分苦闷。用“浩荡”来形容愁之深、之久。用夕阳西斜来烘托离愁,更为愁绪抹上了一层浓重的色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情怀。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以落花为喻,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诗人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此处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隐喻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表达诗人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抒发了诗人愿意牺牲自己,为国家培养后继人才的无私奉献精神。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是龚自珍最为出名的诗作。诗人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这首诗就是他践行的证明。 六、诗歌延伸: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龚自珍 (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同学们下去后可自主搜集《己亥杂诗》组诗中的其它诗来读读,体会诗人的落红护花情系国家之情。也可自行搜集摘抄历朝历代的爱国诗作。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抒情的技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ba2851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