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 1. 共情的概念 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当以下四点都满足时,则可认为发生了共情:①个体处在情感状态;②个体的状态与他人的情感状态是同形的;③这种状态是由观察或想象他人情感状态诱导产生;④个体知道他人是自己情感状态的来源。 共情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对生物个体来说,通过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感受,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人的行为,有利于获得环境信息并适应环境。对于社会来说,共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社会水平的交流。出现共情障碍的个体往往在社会交往中脱节,不利于社会凝聚力的提高,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 2. 共情神经网络 Decety等根据认知神经科学、行为神经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数据,提出了更为完善的模型,将共情分为“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过程和“自上而下”的动机、意图与自我调节过程。其具体成分包括:①情感唤醒(affective arousal)或分享,指个体对他人情绪的无意识反应,这一自下而上的过程是基于感知有为偶联的,杏仁核、下丘脑和眶额皮质(OFC)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②情绪意识和理解(emotion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指个体理解他人的情感,由前岛叶皮质(AIC),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和腹内侧前额叶皮质(vmPFC)参与;③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指个体对情感的控制,依靠OFC,mPFC和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三处皮质之间连接的执行功能。这一模型具有动态网络的意义,能更好地阐明共情这一复杂现象的本质,并具有探索和预测的意义。 3. 共情的神经机制 共情可以分为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情感共情指个体无意识的情绪感染和情绪识别,其涉及的神经网络包括:参与自我疼痛的前脑岛(AI)和前扣带回(ACC),参与共情模仿的镜像神经系统(MNS),其包括额下回(IFG)和顶下小叶(IPL)。认知共情指个体理解他人的情感,其神经基础主要是腹内侧前额叶(vmPFC)。 3.1 前脑岛(AI)和前扣带回(ACC) 共情的基础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表征共享”,即个体在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时,依赖相应神经表征的激活。 Wicker等人的FMRI研究中发现:无论是观察他人的厌恶表情,还是亲自闻臭气产生厌恶感都使左前脑岛和右前扣带回皮层激活。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左前脑岛与厌恶情绪相联系,右前扣带回与害怕相联系。Singer的研究中,被试无论亲自体验疼痛刺激,还是观察其他人接受疼痛刺激,”pain matrix”复杂神经网络中的左右前岛叶(AI)、前扣带回皮质(ACC)、脑干与小脑均被激活,即两种不同实验条件下激活了相同的脑区。表明表征共享在共情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3.2镜像神经系统(MNS) 镜像神经系统(MNS)位于大脑的额下回(IFG)的背部区域和顶下小叶(IPL)的头部区域。观看他人的情绪与自己体验相同的情绪时,镜像神经系统都会激活。研究证实,镜像神经系统在共情中有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共情的神经机制》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 《共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f914b3ad02de80d5d8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