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点整理(简答论述题问答)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点整理(简答论述题问答)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重点) 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全面看待 可做大题 可做小题 简答题概括 论述题展开回答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19世纪40年代以来,机器大生产已经被广泛使用。资本主义生产在英、法、德等国的迅速发展,使它固有的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固有的矛盾逐渐显露,它为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19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里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这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阶级的、政治的前提。 ③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典型的话语根据节、目标题梳理关键词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这种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名词解释: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如何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①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②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哪几个方面体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两点论 重点论 (为什么 哪些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1)要善于抓住重点和把握事物的主流;(重点论) (2)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和不忽视支流。(两点论) 为什么要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统一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每一矛盾中的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③所以要坚持重点论 ④次要矛盾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也会影响到主要矛盾的解决。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⑤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 ⑥所以要坚持两者的统一 量变质变规律: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④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质量度概念搞清楚 强调度 把握度的意义 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否定概念 辩证否定概念: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否定观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辩证发展过程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名词解释: 反映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先验论(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 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认识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主体:指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客体: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 ①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②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③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着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 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反映具有创造性,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科学理论反复的原因:(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从哪些方面看待) ①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客观事物发展是一个过程,在不同条件下不断发展,包括主体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水平、科学技术资料、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可能影响到认识的深度广度。 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 ③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 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实践有相对性。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⑤否定之否定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要搞清楚(概念、关系、基本思想)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思维图式(思维模式 认知结构 认知图式)功能 (思维图式,为什么认识是无穷发展的)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直观”,但是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还不够深刻。这是其局限性,也是他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等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互相包涵,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理论对实践的依赖还在于: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显示出真正的理论作用来。二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真理和价值(阅读)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①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③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名词解释: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括着不同的阶级、基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唯意志论 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天命:即是天人合一之天命,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肯定 宿命论:否定了主观能动性,主张所有的事件已经由最初的宇宙形态确定。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的作用 和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比较 ①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②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③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⑤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⑥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⑦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⑧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动力系统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的作用 两面性 ①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②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③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④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⑤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问题 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常常被资产阶级用作压榨压迫人民的工具。 人民群众的作用(很多理论的依据都是这个)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①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②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③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民众和领袖关系的处理 ①无产阶级领袖既是人民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既具有卓越的才能又最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 ②群众、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领袖。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必须服从党的组织,保持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学要尊重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按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名词解释 剩余价值: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劳动价值论 (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性表现在两者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他们在时空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应的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决定商品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给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一方面进一步解释了价值的本质,说明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解释了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性,指出货币和商品生产是紧密联系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长期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②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③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有所创新。 ④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⑤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起作用的认识 ⑥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历程 名词解释: 垄断资本主义:包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新经济政策: 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发展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原因 ①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③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比较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578056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