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与诗歌中的表意与抒情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姓名: 田睿奇 院系:生命学院 学号:2010012339 中国音乐与诗歌中的表意与抒情 --------从《花非花》、《蒹葭》看诗歌与音乐的表现力 【引言】 原始的诗歌和音乐本是一体的,《礼记》中指出:“诗者,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中国古代的诗歌与音乐在用以抒发作者志趣时都是共同出现的,二者有机结合,在抒情与表意的效果上相互促进。然而,具体谈到诗歌与音乐,它们的抒情与表意无论从具体形式还是侧重方面、表达效果等上都有着一定区别。本文通过分析《花非花》、《蒹葭》两首音乐作品,从其文字内容与音乐内容中简单比较诗歌与音乐在表现力上的差异及共性。 【关键词】 中国音乐 诗歌 表意 抒情 花非花 蒹葭 共同点 差异 【正文】 一、 诗歌与音乐表现力上的共同点探讨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诗歌有持续不断地珍视并创造音乐意境的悠久传统。中国古代判断是否是诗有一个标准,就是看其能否歌唱。杜甫曾经写道:“晚节渐于诗律细,新诗改罢自长吟。”讲求音乐,注重格律,追求诗的音乐意境创造,几乎是每位诗人的终身职责。节奏和韵律几乎成了是诗的必备要素,没有了它们,诗歌就失去了一股内在的合乎自然的美感。从某种意义上来所,诗歌在彰显其丰富表现力的时候,是需要以音乐为依托的。作为艺术存在的“乐”,蕴含着追求生命本质和自然规律的特征,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其对自然宇宙的感受,抒发自己内心情感,总会有种冲动,使自己的文字能引起他人的共鸣,甚至能引起自然的花鸟虫鱼的共鸣。因此诗歌在抒情表意时,能让读者透过文字感受到诗人的脉搏,这个律动就是通过诗歌的音乐性表现的。 拿《秦风·蒹葭》这个作品为例,高中时候就有所接触,当时只觉得这首诗朗朗上口,然而读后诗中的场景、意象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一直无法忘怀。现在看来,音乐性应该就是这首诗流传千年、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原因。这首诗主要是表现男主人公对于心中的“伊人”苦苦追寻未果的故事。内容上并不复杂,全诗一共只有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但却起到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表现时间的推移;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重章叠句,层层推进,重复的片段中蕴含变化,以此来发展主题,升华主题,这正是音乐的特点。对比陈同鹤老师的同名音乐作品,他在表现这首诗的主题时采用的是清乐音阶、雅乐音阶交替的方式,每段都各有主题副题,分别以切分节奏和歌唱旋律为主,演唱时也是强弱轮唱。(详细赏析参见 《诗经》与《楚辞》音乐研究 梁志锵著) 这种音乐的“波浪感”不正对应了诗歌文字的层层推进么? 同样,以课上了解到的作品《花非花》为例。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境朦胧。首二句“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看似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夜半来,天明去。”究竟是来是去?似梦似真?不得而知。 “整首诗歌,从含蓄的小中见大,含混的一中生多,都有着共同解释诗歌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也就是话语蕴藉的特性。”有读者如是赏析。 这种朦胧的意境带来的夹杂于虚幻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美,正如音乐带给人感受------源于现实,却也超凡脱俗。诗歌和音乐这两者在表现力上所具有的共同点是追求一种道家所谓的“玄”,跨过语言层面的浅层次交流,直接冲击到人的心灵,更奇妙的是,能在不同人的内心投下不同的感受,让读者或者听众有种话到嘴边却还要再三回味之感。 总而言之,音乐与诗歌在抒情和表意上的共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都有“韵”,这种相同语言自然有序的反复出现,节奏上的反复运动。这种律动使诗中或者音乐中的情和景相互启示、相互激发,对应着脉搏的跳动、自然的规律,使得诗歌和音乐都摆脱了语言的物质方面,直接贴近内心的声音。其次,诗歌和音乐在抒情和表意上往往都不描绘一种具象,而是止于一种“媒介”-----诗歌依靠意象,音乐依靠旋律与节奏。这种表达方式能使听众读者瞬间衍生出丰富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依赖于文字或音符的多寡,却带来种芥子须弥之感----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世界。 二、 诗歌与音乐表现力上的差异性探讨 虽然说诗歌和音乐在刚出现时本是一体,但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分离,到现在诗歌和音乐已然成为了十分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这种分离我认为就是来源于诗歌与音乐表现力的差异。 诚然,诗歌和音乐在抒情表意上往往能给读者或听众带来类似的感受。然而在具体比较时还是能明显看出二者表现力上的差别。比如,诗歌虽然很大程度上会追求一种音乐意境,但诗歌的美不能单独由音乐意境构成,文学意境对于诗歌主题的升华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在这一点上,音乐不如诗歌。 比如,同样拿《蒹葭》为例,全诗内容上描述的似乎是男子追求心上人时心情的焦灼,然而,通过借喻的手法,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文字皮肤下颂扬的一种“礼”的观念。在这个作品中,“美人”成了一种理想的象征,代表着古代中国文人的人生理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水”成了封建礼教规范的象征;而追求美人的过程亦可以类比为追逐理想面临的艰辛。这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必然只能来源于诗歌的文字,没有文字的具体勾勒,这种发散无从而来。相反,仅从音乐来听,我们可以通过当中韵律的变化感受到这所谓“追逐”中感情的变化,这种感觉依稀能帮助我们想象“蒹葭苍苍”、“溯游从之”的场景,但若想从中进一步直观感受到诗人的政治理想或者更深层次的东西,恐怕对于纯音乐来说还有一定困难。 对比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古典音乐,我们还能发现,在格律上诗词的要求比音乐更严格。这显然是为了保证诗歌的音乐性的刻意为之。在这一点上,中国古典音乐反而要显得更为自由些。这学期听到这么多古琴曲,感觉到中国古典音乐有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和洒脱。由于音乐本身天然的律动性,它在抒情表意时反而不必拘束于格律的框架,而能放开手脚去寻找最贴近自然的美。从这个方面看,中国音乐比中国诗歌走得更远。 音乐之于诗歌在表现力上正是有着这样的不同,即虽然同样具有“韵”,诗歌的韵是后天模仿的,音乐的“韵”是与生俱来的。这使得音乐在抒发情感引发共鸣上更有优势,因为它天生就符合生命的律动。举个例来说,外国人想要弄明白中国诗歌里的一星半点,可能得耗费大量的精力先进行文化常识的积累;但要感受中国音乐的奥妙,就简单得多。许多中国民族音乐会能在国外反响热烈正是例证。音乐较之文字更容易跳过地域文化的局限去表达情感,它能直达人的内心,搭建起外界与内心世界的桥梁。 综上所述,中国音乐与诗歌的表现力上的差别主要有二:诗歌较之音乐具有音乐不具备的文学意境,在表达情感时更为具象;音乐较之诗歌有天然的韵律,在表达情感时能较容易地引发共鸣。这种差别从根本上来说是所用的感官上的差别,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尾声】 中国古代的音乐与诗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相辅相成的。在抒情与表意时二者往往共同出现,能给听众全方位的艺术享受。然而,诗乐的分离使得这种享受今天已很难再现。加之古代文人大多重文轻乐,古代音乐的流传受到了重重阻碍,这种阻碍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了诗歌的发展与流传。要知道,诗歌可谓是音乐的外化,而音乐,同样又是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的诗歌。在研究方面,诗与乐的相互结合才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把握当中的艺术内涵,全面了解中国古代音乐、诗歌,乃至所有文化的发展;在流传方面,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能够促进二者的创新进步,使诗歌和音乐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创作和欣赏艺术,更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食粮。这能帮助中国的传统音乐和诗歌更好地推向社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诗经》与《楚辞》音乐研究 梁志锵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6月 第一版 2.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 赵敏莉 主编 学苑出版社 2005年12月 第一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e349fa700abb68a982fb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