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求进

时间:2022-08-08 21:37:5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克难求进,努力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市政协教卫文体委



根据市政协全年工作安排,在分管主席的带领下,我们组织部分委员于6月下旬和7月上旬对全市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召集教师、学生、校长代表分别进行了座谈,同时对无锡惠山和泗阳县的职业学校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况

我市原有三所职业学校,即兴化职教中心、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和职工中专。为调整兴化职业教育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事业良性发展,2007年底,市委市政府作出整合职教资源、合并城区三所职校的决定。20088月,三校整合迁入新校区,成为现在的江苏省兴化职业教育中心校。

新职教中心校投资1.3亿,占地204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实验实习设备总值1116.89万元;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67人,其中专任教师188人,聘用社会兼职教师28人,在籍学生3068人。专业设置以加工制造,电子信息,建筑、服务等三大7个专业为主干,有20个专门化专业模块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两个专业通过了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的验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被批准为“江苏省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招生难。

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现象在我市未有根本改观,主要是择校观念有误。职业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所造成的“重普轻职”的升学观对初中毕业生选择升学方


向的影响力十分巨大。有些初中毕业生成绩较差,自己想上职校,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总认为混个三年高中上个差的大学总比上职校有面子。社会方方面面也对职校不认可,总认为职校生大都是素质较差的学生。认识上的偏见,导致了职教学校招生难。一些农村完中在招不满学生的情况下,也会自行降分,抢走一部分本来准备上职校的学生。

(二)实训难。

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程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目前兴化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但由于经费有限,实训设备仍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职教中心校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三个专业有相对齐全的实训设施,其他各专业实训设备要么陈旧落后,与企业实际脱轨;要么几乎没有,学生基本上是在书本上学技术。学校虽建有电工、电子、机械原理、单片机、PLC、液压与气动等实验室,但其中的设备极为简陋,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且每个实验室只能容纳20多人,与学校在校生2000多人、各主干专业达400多人的现状极不相称,相关课程的实验实习,很难保证学生的技能培养。

(三)就业难。

长期以来,兴化职教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具体体现在: 1.对口就业率低。虽然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由于缺乏良性特色合作机制,就业工种以一般性流水作业为主,专业技术含量不高,报酬较低,个人发展空间有限。

2.跟踪服务制度不完善。学生毕业后就业指导不足,不少学生客观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素质要求和人际能力要求。有的


学生就业后无法立足,有的学生在工作数年后根本无力在异地安家落户,最终仍然回到兴化二次就业。

3.就业渠道不畅。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全由学校就业办承担,与本地企业沟通不畅。加之兴化地区现有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理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对员工的技能、素质要求偏低,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片面考虑低成本,不注重可持续发展,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和资质标准较低;同时,劳动部门对企业用工缺少积极的管理及规范的要求,没有起码的就业准入制度,大大削弱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优势。

缺乏高质量的就业保障使兴化百姓对职业教育的信心不足,最终导致招生困难,职业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

(四)师资力量薄弱。

由普教转型而来的兴化职校师资先天不足,结构不合理,点体现在:文化课教师比例大大超出规定的40%,“双师型”教师比例又远达不到专业教师的70%,不能满足专业课教学、实训指导的需要。

由于技术人才的引进存在制度瓶颈,兴化职教中心校虽然对从企业引进的专业课实习指导老师给予了较高的报酬,但解决不了人事编制问题,难以稳定专业课教师队伍;特别在聘用新教师时,同样因为解决不了人事编制的问题,加之待遇不高,很难接纳实践能力强的工科类毕业生。近几年,虽然数次面向全省招聘专业课师资,效果都不理想。

三、相关建议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宣传部门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宣传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倡导新的


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劳动保障等部门加大监察监管力度,保证用人单位用工规范化。各行业、各部门密切协作,努力在全市营造既尊重知识、又尊重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强化组织领导,为职教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职业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许多问题仅靠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建议市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有关部委办局参与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各类问题。教育门担负统筹协调、宏观管理和检查督导的责任;发改委、经贸委、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科技局等有关部门按分工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支持、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

(三)给予政策扶持,加大招生力度。

根据我市具体实际及职教事业发展的要求,建议把职业学校的招生上升为政府行为。

教育局要高度重视并在招生工作中发挥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一是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招生,加强对初中毕业生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切实做到普职比达到大体相当。是在划定普通高中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后,低于最低分数线的坚决不招,对违规招读普高的,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三是职校招生期间,要向泗阳县学习,教育局领导、中层干部、工作人员都要到一线动员。各初中校长、初三老师、特别是职校的全体同志更是责无旁贷,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将低于普高分数线的学生招进职中。

要将职业学校招生任务下达到乡镇及各初中学校,由市政府、教育局、职业学校、初中学校、镇政府、村(居)委会联手行动,齐抓共管,层层落实。建议参照泗阳的做法对乡镇领导实行考核,以促进职校招生任务的完成。


(四)锐意改革,克难求进,走出一条兴化职教发展之路。 “打铁还需自身硬”。再大的扶持只能做优办学环境,只能改善办学条件,而学校必须靠质量吸引生源,靠质量求得发展。化职教中心校只有锐意改革,克难求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合格技术人才,才能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提升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泗阳县职教系统“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占73.3%;而无锡惠山更是要求老师从“双师型”向“三师型”发展。兴化职教中心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一是兴化职业中心校在落实教育系统“四制”改革的前提下,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可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中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分配来的毕业生,都必须到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应尽快考取相关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考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目前,职业教育系统的教师职称评聘仍套用普通中学的标准,如何评价职业学校教师,怎样才算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仍没有一个适合的标准。如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教育人事部门对此进行研究,在职称评聘时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三是放宽条件,不拘一格,广泛吸纳技能型人才。对职业学校引进人才、师资队伍问题要特殊对待,特事特办,不能套用普通中学的标准,在可能的情况下,给职教中心校单独下达指标,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录用标准,对教师资格证书等条件适当放宽限制,以广泛吸纳技能型教师人才。


2.深化课程和专业设置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只有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及专业技能水平,才能提升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此必须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实施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课程改革首先要加强专业开发与建设。学校在设置招生专业时,要作充分、深入的市场需求调查研究,根据企业的人才标,实施“订单式”培养,创造条件开设“企业冠名专业(班),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为学生铺就就业成才的直通车道,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实施课程改革要科学调整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实施项目教学法,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努力改变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互脱节的现状。可以实行“学分制”,大力推进弹性学制,为受教育者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3.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增强造血功能。

目前兴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适应市场的能力比较薄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谋求发展的成功之路是不断增强造血功能。

一是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积极上争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积极谋求校企合作,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办得成功的职校无一不是前校后厂,实现实习和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既提高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和竞争能力,同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兴化职教中心校现有的实训设备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伙伴不能坐等,要千方百计去寻找。企合作的关键是如何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政策


引导、财税支持,才能真正促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对此,政府要制定政策,大力扶持。

二是要积极为社会服务。可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企业紧缺性人才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等,通过为社会服务,不断提高职校的社会影响,并增加学校收益。

()职教中心校要自我加压,规范内部管理,不断提升社会形象。

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促进全社会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全社会就业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兴化市委、市政府斥巨资建职业中心校体现了对职教的重视和加快职教发展的重大决心。

兴化职业中心校是兴化职教的独家门楼,肩负着振兴兴化职教的重大使命和职责,寄托着社会各界和家长、学生的热切期望。不但校长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而且要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把压力层层传递,把责任落实到每个教职员工,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增强教职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树立对每个学生负责的办学理念。针对职校生源较差的状况,要强化德育工作,书、传技的同时,还要育人,使学生既成才、更要成人。要努力改变学校现状。我们在召开座谈会时,有的反映职校的管理还不够严格,少数教师素质不高,下基层招生作风飘浮,对学生管理没有尽责尽力。一些学生也反映,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每班都有不少学生在混。由于宿管不严,学生吸烟、打牌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职教中心校及时总结经验,借鉴外地学校的管理经验,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将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层面,努力使学生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对已经毕业就业的学生要进行跟踪管理,发现对就业不


满意的学生要及时沟通,重新帮助调整、选择,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不断提升职教中心校的社会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4d2cfa27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