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时间:2022-03-26 02:57: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错误”答案的积极评价技巧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贾翔

一、背景

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激励性评价。因此,课堂上不管学生的答题质量如何,教师普遍都给予甚至是想方设法给予肯定的评价,于是“非常好”“不错”“掌声鼓励”等词语充斥着语文的课堂,而学生回答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因这个“激励性的评价”而被掩盖。长此以往,必定会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使得教师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不断弱化。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应该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正确化。所以,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也不能只是出于“激励”的原则,而妄加鼓励了,而是更应该从这些错误中去发现问题并给予有效评价,从而解决问题。 二、课堂案例

案例一、不置可否式

在一些课堂尤其是“表演式”的展示课上,一些老师为达到课堂的表面完美效果,往往对学生意料之外的回答采取不置可否、不予点评的方式把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既定的程序中,以简单的“嗯,请坐,还有谁想发言”之类的言语带过。

如评讲高考现代文阅读《侯银匠》,某教师在评讲完四道习题后要求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章并把仍然不清楚的问题提出来。某学生提出:“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处要写‘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而且还说文不对题?”教师在接到这个提问后立即抛向全体同学,学生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答案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意境上有些相似,都挺伤感的;2、侯银匠胡思乱想,所以文不对题。学生的答案显然并不完美,但教师对于这样意料之外的答案并未评价,一个“好”字便进入下一环节。

案例二、固守“标准”式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固守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超出“标准”的回答一概否定,不加分析地以“错了,坐下”“谁来纠正”一类言语带过。

如评讲高考文言文《陈公弼传》,其中 “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一句翻译的难点在这个“淫祠”一语。在实际练习中,不少学生将其翻译为“卖淫的场所”。某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猜测“淫祠”的意思,除上述错误翻译外,学生给出了“不正当的祠堂”“违规的祠堂”“不合礼法的祠堂”等答案,更有学生结合“富贵不能淫”一句推出了“有干扰的庙宇”的意思。该教师在学生回答时,不停地在备课笔记上搜寻答案,结果均不符合自己的备课“标准”,便一直追问以致最终直接宣布答案——“滥建的祠堂“。

案例三、皆大欢喜式

一些教师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并且也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考、发言予以肯定。对于学生课堂中的回答总是给出所谓鼓励式的评价,“好”“非常好”“说的不错”之类的话不胜枚举。其实,这种评价是没有原则性的,自然也不会起到引导效果。

同样是《陈公弼传》,文中“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一句中的“贷”字是“成功难倒学生”的一个知识点。某教师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猜测,绝大多数的学生给出了“借钱”的答案,而教师并未立即纠正,而是承认“贷”有这层意思后立即给出了答案“饶恕” 三、解决方法

(一)因势利导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语文学的重要内容。而课堂评价具有即时性、突发性的特点,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师必须慧眼识才,针对问题的各个环节,及时有效地捕捉到契机,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并由此展开恰如其分的评价,以引导学生发现不足,从而引起高度重视,使学生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案例一中,教师面对学生极具思考价值的提问以及笼统化的回答切不能不置可否,其而去,而应该切合文本,结合环境,梳理学生答案,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发现问题,找准注意点,从而找到自信。《侯银匠》的结尾的确是真正的圣手妙文,它让人感到恰如其分,绝非溢美之词。侯银匠是一个手艺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文不对题”的说法正契合了他的文化档次,同时,这两句唐诗虽是张继落榜后夜泊枫桥的落寞感受,但用在此处倒也正符合侯菊出嫁后侯银匠空家独守的落寞心境。这种不求形似唯求神似的写法真可谓神来之笔。这真是触手生姿,笔端凝神,斫丑石为美玉,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所以,学生的回答也不无道理,我们更应该从中分析出作品的奥妙,真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读透文本,领悟文本的精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感受。积极的课堂体验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从而在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中更好的学习。

(二)扬长咎短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不完美的答案而妄加定论,或因些许不足而全盘否定,或因“激励”原则而完全肯定。这种状况必须辩证对待,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和答案中的亮点、正确内容一定得予以肯定和鼓励,但这样的肯定和鼓励绝对不是简单的一两句不着边际的话所能做到的,必须建立在教师细心倾听并加以梳理后的高屋建瓴式的点评,同时也应指出答案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指出不足时一定要把握好语言的“度”,用贴切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存在的缺点。

案例二中,学生翻译成“不合法的”“不正当”等意思,都是有其道理的,都是学生思考的有效成果。教师的问题主要在于其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达到其预设的答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她的“固守标准式”的课堂评价只会把原本“兴趣盎然”的学生最终变得“沉默寡言”

一堂课不能仅仅为了完成预设的认知目标即所谓的“教案”,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因为简单的基础知识任务绝不是课堂教学的惟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呆板传递,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更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想法或多或少地蕴涵着创造性的见解,也有可能是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因此,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对促进学生获得学科积极体验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得心中有教材而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用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学习、交流的环境。教师更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不会“囊中羞涩”,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的交流、共鸣,才能有所创造,才能 “与学生共同发展”。 (三)由点到面

学生的答案往往代表着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所以错误往往也是共性而存在。我们不能把某个问题孤立来看,而应该举一反三,列举出相类似的问题,以供学生参考,从而使印象更为深刻。

案例三中的教师可以结合常见成语“责无旁贷”“严惩不贷”以及前后文意思展开推导,


“责无旁贷”中“贷”作“推卸”讲,放入原句显然不痛。而在“严惩不贷”中则做“宽恕”意,同时结合后句“且以守仓库”,不难看出“贷”不能作“借钱”意思翻译。

著名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说过,“人是生物机体,一切生物机体都要犯错误”。在现实生活中,出错与改错都是极为正常的现象,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不能容忍学生回答错误或者放纵学生回答错误,实际上都是在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一句得体的温暖人心的评语足以令人铭记终生;反之,一句刺痛人心的带有侮辱性的评语也足以给人留下永久的心灵创伤。针对错误答案中所暴露的不足,我们更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措施上升到方法总结、技巧归类、内容整合等更高的层面。

对学生错误回答的有效评价,我们必须本着“以人为本”“以激励为主”的宗旨,从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程度,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进行,旨在是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长足发展,不仅要推动学业,而且要推动其精神领域的开发,评价的功能不仅是甄别和选拔,而且更重的是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受到教育增强自信,更加阳光地面对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9ab3ff65acfa1c7ab00cc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