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居民参与肇庆府城复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项目研究

时间:2023-02-13 11:0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原居民参与肇庆府城复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项目研究

摘要:让原居民参与肇庆府城复兴工程建设,能增强原居民的自信心,保留本土传统民俗工艺,最大限度地展现岭南文化的魅力,促进和谐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原居民参与府城复兴项目包括了推动法律制度的制定、传统街区建筑的维护、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及特色景点的宣传讲解四个方面,原居民的积极参与对府城复兴项目的推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关键词:原居民;府城复兴;项目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度规划项目原居民参与肇庆府城复兴工程建设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ZC46)的理论成果。

肇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老端州府城留下了宋城墙遗址、两广总督府旧址、端州府衙、骑楼街、米仓巷等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肇庆人的文化记忆。2016年肇庆市市委市政府推动的府城复兴项目,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改善旧城居民生活、展现岭南文化魅力的需要,同时也是肇庆市城市扩容提质、增强文化旅游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肇庆府城复兴项目将围绕一城环绿、两府复兴、三街畅旺总体规划,分三期推进建设,由于肇庆古城墙是广东唯一、全国极少见的主体及城周围基本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所以整个工程项目要突出古城墙这个核心,充分展现肇庆府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必然对生活在古城墙的肇庆原居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变化与影响,如何让居民生活与保护历史文物、促进文化创新及推动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点,促进各方均衡发展,激发原居民对项目建言献策并积极投身到工程建设中,对府城复兴项目的推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一、原居民参与肇庆府城复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 让原居民参与府城复兴工程建设,能增强原居民的自信心

生活在古城墙周边的原居民都是肇庆土生土长的市民,府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陪伴着他们成长,邻里之间经常互助帮扶、感情深厚,然而老城区周边都是老街巷,巷道狭窄,交通出行不便利,防火条件差,且房屋大多破旧不堪,潮湿漏水,生活居住环境差。府城复兴工程要对居住在古城墙周边的百姓房屋进行征拆,能够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改善交通方便出行,提高生活质量和安全保障。原居民本来就是这座城市生活的主体,征拆工作要坚持依法、阳光、和谐征拆,给予原居民最充分的尊重与保障,同时听取他们除征拆工作以外的、针对项目的开发与设计的不同意见,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府城复兴工程建设项目中来,当原居民越被尊重,他们的参与热情越高、自信心越强,自然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府城复兴工程的整体效果的推进。

2. 让原居民参与府城复兴工程建设,能保留本土传统民俗工艺

府城复兴工程项目以申遗的高标准,以再现岭南文化、肇庆特色为原则,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根据项目规划的初步方案,肇庆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包括宋城公园片区、两广总督府片区、包公府衙片区、十字街片区、风情骑楼街片区、西江渔人码头片区等,这些片区的建设不仅仅是砖瓦建筑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世代生活在此处的原居民和原居民文化及传统手工艺进行合理保护、内涵开发与创新继承。要大力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发展古城体验旅游,需要原居居民在那里生活与作业,特别是肇庆裹蒸粽、端砚制作、草鞋编织、福绣坊唐装等一些传统肇庆特色手工艺项目,更需要原居民真实生动地演绎制作过程,让代代相传的手工艺人传承下去,这样既保留了本土传统民俗工艺,又能挖掘深度创新的旅游体验,打造展示岭南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3. 让原居民参与府城复兴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展现岭南文化的魅力

人不但是文化的一部分,且更重要是文化的载体和创造者。文化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生活方式的总和。作为中华文化中的奇葩——岭南文化,在肇庆大地培育了2200多年;肇庆府城特有的府治文化清雅文化也在肇庆大地培育了1000多年。2800米周长的肇庆古城墙,其内部与周边,历朝历代形成了官府与民居相伴共处的城池布局和建筑风格,仅以巷道名称为凭:中衙巷、米仓巷、打铁巷、草鞋街、睦民路、豪居路、兴贤里、西仁里等等,可见一斑。这是我们的文化根脉、思想灵魂、智慧结晶,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地方原居民又是


灵魂的核心,府城复兴,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彰显这座城市的灵魂。如今,肇庆古城墙正在与国内十多个城市的古城墙共同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让岭南文化与世界接轨的最好机会,因而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盼望。 4. 让原居民参与府城复兴工程建设,能促进和谐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常态下,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肇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东融西联战略,突出三大建设,力争用20年左右基本建成实力雄厚、生机勃发、和美幸福的枢纽门户城市。其中三大建设一的城市建设的重头戏就是府城复兴。府城复兴项目,凸显古城肌理,延续千年文脉,展现先人智慧,激发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了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作用和影响力,有力地保护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全符合中央的精神和要求。市为城本,本固城兴,在推进府城复兴的过程中,只有以人为本、与原居民及广大百姓的需求紧密结合,依民兴市、倚民护,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促进肇庆绿富同兴、全面发展。

二、原居民参与肇庆府城复兴工程建设的四个方面

在肇庆府城复兴工程建设项目中最大的活力蕴育在最广大的原居民之中,组织好原居民的力量,让原居民充分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全过程,代表了广大公众的利益和愿望,此举既可以让设计者了解原居民的想法及价值取向,也可以让原居民了解设计者的整体方案及管理技术,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让原居民成为工程项目的真正受益者。 1. 推动法律制度的制定

随着对府城复兴工程项目的深入了解,人们对府城的保护概念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府城项目实施系统的、动态的保护,涉及到原居民的切实利益,因而原居民要求提高项目决策的透明度,并愿意参与和监督府城复兴工程建设。原居民的参与除了可以积极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外,还可以完善府城复兴的保护法规及各项制度的出台,促进府城保护的法制建设,提升城市的凝聚力。以肇庆古城墙为例,古城墙因历史久远、年久失修、管理不明等原因,随处可见车辆乱停、杂物垃圾、放养宠物及晾晒衣服等不文明现象,给古城墙造成一定的损坏,制定一部保护古城的地方性法规刻不容缓。201771日,《肇庆古城墙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主要着眼于处理好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修复与保护、保护与合理利用三种关系,对保护肇庆古城墙与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意义非凡,得到了民众的的支持,广大市民纷纷树立保护城墙的意识,并把保护城墙当作自己的一份重要责任。 2. 传统街区建筑的维护

城市的发展历史可以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城市也在不断地变化与更新,是一种动态的新陈代谢。对传统街区建筑的维护,不能通过短时的工程进行改变,而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每一幢建筑物及每一建筑物背后的人物及故事进行细致反复的研究,从整体上保护建筑群的风格特色,包括艺术特色、内部结构、周围环境等元素,特别是具有考古价值的建筑遗址,要采取最大限度的保护措施。原居民因世代生活在传统街区中,他们见证着街道社区的变迁,特别是原居民中的年长者,经过他们口述的童年回忆,能够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传统街区过去的生活原貌,对保护历史街区的原真性、风貌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原居民互动沟通,开辟多种渠道让原居民充分表达意愿,考虑他们对传统建筑物功能性的设想,在未来规划建设中吸收采纳,才能使原居民都愿意参与其中,让传统街区人群兴旺,充满活力。 3. 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是民间手工艺人数千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导致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濒临消失,新时代需要呼唤工匠精神。根据肇庆府城复兴项目策划方案中提到的广府裹蒸粽体验、草席编织体验、端砚文化体验等广府民俗工艺文化,都需要原居民中的工匠大师及继承人积极参与。让传统手工艺重获生机,应创造机会给手工艺者展现的平台,如举办手工艺展览、培训课程及讲座,鼓励手工艺者与设计师合作,进行复兴传统工艺形式,创造新的工艺种类,并把传统工艺与旅游战略结合起来,吸引工艺爱好者前来参观与学习各种手工艺。以端砚为例,肇庆素有中国砚都之称,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和人文价值,一方端砚的制作,往往呈现的不仅是高超的雕工技术与上乘的石品,还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传统工艺人的专注与手工艺术的精髓。端砚传统手工艺制作可充分借力府城复兴项目,让端砚工艺的弘扬传承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在起来,


推动岭南手工艺的传播与推广。 4. 特色景点的宣传讲解

肇庆府城复兴项目的建设主要围绕宋城墙遗址、两广总督府旧址、端州府衙、骑楼街、米仓巷等历史文化资源展开,在项目工程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时,需要一大批特色景点的讲解员进行宣讲,而生活在传统街区的原居民是最佳的宣讲人选。为提高原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可让更多的原居民参与到景点讲解方案的设计与策划中,包括讲解内容的筛选、亮点的润色及路线的安排。此外,对讲解员的要求还强调专业性,涉及的知识面要广,包括对文学、史学、建筑、人文都要有所了解,这就需要对讲解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积极培养本土讲解员,甚至把原居民的人选范围扩大,把肇庆市民、包括中小学生在内都纳入到培养范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讲肇庆故事、端州故事、府城故事的能手,充分展示宣讲人员自身良好的形象及专业素养,成为肇庆名片的代言人,凝练城市精神,彰显府城灵魂,传承历史文化,助力复兴工程。

保护和传承文化,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让原居民参与到府城复兴工程项目,共同保护和传承府城文化,促进居民与城市谐共生关系的形成,能进一步提升府城的文化软实力,促进肇庆内涵提质的文旅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东,任雪冰,张伟一.历史街区互助更新改造模式的思考——以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52):160-166.

[2] 李冰,苗力.世界遗产古城保护区民居改造研究——基于云南丽江大研古城现状的评析与思考[J].华中建筑,20163):175-179.

[3] 钱素瑶.苏州古城区改造留住原住民[J].江西建材,201519):16-16.

[4] 刘红萍,马亚南,刘 瑶.秦皇岛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构想[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59-61

[5] 何志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肇庆城府复兴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88-90

作者简介:

梁伟莹(1983),女,汉族,广东肇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157518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