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应姓“古”名“诗”

时间:2022-10-08 16:16: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教学应姓

作者:陈益林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08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当下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将古诗词教得不像古诗词的两种现象进行了剖析,揭示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应试教育的功利心理、新诗旧诗的界定不明、古诗词格律的常识匮乏等三种成因,最后提出了进行矫正的几大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格律 .两种误区

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将古诗(词)教学与古文教学笼而统之,一齐称作古诗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往往模糊了两者的分界,古诗(词)教学与古文教学毫无二致的现象相当普遍,不外就是将课文的读记背和文言字词句知识的积累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古诗(词)教学应有的诗味、诗趣、诗美常常受到冷落和漠视。也有一些教师,在诗(词)教学之中尽管注意到了诗味、诗趣、诗美诸问题,但常常将古诗(词)教学与教学混为一体,对古诗(词)特有的诗格特征往往发掘乏力,施教缺法。 .以上两种误区的形成,其成因有以下三种 1.应试教育的功利心理

考什么,教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在应试教育的催逼下,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词教学应有的涵泳、熏陶之功被严重忽略。因为文言阅读检测中对字词句理解的考题多,分值高,所以平时的古诗词教学也往往沦为文言字词句知识积累的补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古诗词教学中,死抠字句的现象多了,而整体感知,宏观审读的把控少了。因为古诗词默写有必考题,而且分值不低,所以古诗词教学中,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现象多了,而潜玩美读的审美鉴赏少了。因为考试必有古诗词形式和内容理解的主观鉴赏题,迫于应试需要,课堂上解题套路的指导多,而对诗词本身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美学探究就少之又少了。 2.新诗旧诗的界定不明

诗歌讲究形象思维,注重意象(景、物、人、事+情感=意象。意象一般分为人物形象、事象、物象和景象等四类)营造。这些是古诗词与新诗的共通之处。但在字句的精巧、节奏的鲜明、音韵的铿锵等方面,除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派等诗家的作品作过突出的努力和追求之外,其余的中国新诗与中国古诗词是有很大差距的。古诗,尤其是讲格律的古诗词,非常注重字句的推敲之功,甚至达到了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地步。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在整体感知,涵泳美读的基础上,对于古人遣词造句之妙,尤须引导学生细细品咂感悟。而在节奏与音韵方面,古诗词都有新诗普遍难以企及的鲜明特点。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27f81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