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静心静气”是如何培养的 在幼教课改的热潮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对于幼儿教育都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关注的除了课程设置,更多的是如何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结合《纲要》的理念:幼儿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习惯养成的培养,而这也是课改所关注的重点,因为良好的习惯是幼儿习得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俗话说“定能生慧,静纳百川”,这句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当今这个物质发展迅速的时代,成人有时都会表现出浮躁的状态,更何况是幼儿,因此幼儿“静”的习惯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的幼儿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那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们该如何养成幼儿静心静气的良好习惯呢? 一、细节的设置——注重倾听的安静 倾听能力是幼儿是否能安静的体现,我们都知道幼儿活泼好动,那怎么样才能使幼儿安静的倾听呢?蒙台梭利的教育告诉我们幼儿是爱好安静的,但年龄越小,就越是要抢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容易出现课堂混乱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注重一些细节的设置。1. 教师的语调需抑扬顿挫,表情需丰富多彩,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 供给幼儿倾听的内容需多元化,能够刺激听觉神经。3. 小游戏的设置,如“传声筒”,请幼儿说句悄悄话,并进行传递,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二、肢体的动作——指引行为的安静 幼儿园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幼儿在吵闹,老师喊得喉咙沙哑,幼儿都难以安静,总要用高于噪声的声音来压制:铃鼓使劲敲击桌子、用耳麦来传达高音量……教师做得是那么的累,却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我认为以身作则是教师的职责,首先教师要能做到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才能让幼儿安静,因此老师的动作成了必不可少的安静工具。 课间活动幼儿都是非常兴奋的,那如何让幼儿尽快安静进入下一个活动,我设计了几个游戏的小动作,请幼儿看我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双臂胸前抱——静息,幼儿观察到老师的动作,就知道这是该安静的时间,就会马上静息,一些未能及时发现老师动作的,也会有旁边的幼儿来提醒。一个小小的游戏,省去了铃鼓敲击和耳麦的高音量,达成了老师和幼儿之间的默契。 当带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空旷的场地,教师总需要用很大的声音来和幼儿交流,我继续沿用游戏的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竖出手指“六”的标志——变六排、双手 1 掌心面对面——变两排、双手食指画圆——开花走、竖出手指“1”的标志——变一排……有了游戏的小动作,就少了一些教师的叫喊,多了一些幼儿对老师的关注,幼儿的眼睛会情不自禁地盯着老师,既有游戏的乐趣,又能保持整个活动的安静,让幼儿在整个游戏中都能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 三、优美的旋律——渲染心灵的安静 优美的音乐可以让人安静,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可以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因此在活动的一些环节中增加轻音乐,可以让幼儿更专注于活动。 课前准备:在这个环节幼儿们的动作基本都是以静息的状态,来安静等待集体活动的开始,但是这其中似乎少了些什么,教师可找一些优美的轻音乐如《雨的印记》、《summer》、《A little love》等等,让幼儿听着音乐来等待,既不单调,又可以欣赏名曲。 操作活动: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需要有专注的态度,否则幼儿所完成的任务会打折扣。一些活跃的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很容易浮躁,事情还没有做完就开始玩,或者找邻座的幼儿讲话。因此,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播放一些轻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同时还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空间。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教师可以跟个别幼儿交流,让交流更轻松,又不影响别的幼儿。 离园活动:每次的离园活动都是幼儿期待的,幼儿们虽然坐在椅子上,但心却是跳跃的,因此在离园前的整理衣物的时间,给幼儿们播放轻音乐,既可以让幼儿一个跳跃的心安静下来了,又可以让活动室里增添一些安静的氛围,让离园活动变得温馨有序。 在午餐、午睡和其他的一些环节都可以增加音乐,让音乐成为一种活动的信号,可以是教师弹钢琴,也可以使播放轻音乐。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只要使用恰当,可以形成一种宁静、有序的一日生活环境,让幼儿浮躁的情绪得到舒缓。 四、榜样的学习——赢得集体的安静 班上总有几个自控能力较强的幼儿,如果发挥其榜样的作用,那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得到集体的羡慕,让大家都来学习“榜样”是如何安静地做事的。 案例:班上有个幼儿叫然然,他在各项活动中的都表现得与众不同,休息时间他犹如快乐的小鸟自由活动,而每次的集体活动或者操作活动中,他的注意力又非常集中,不管旁边的幼儿是如何吵闹,他依旧安静地完成自己的事情,且每次他的任务都非常漂亮。在家长的交谈中,得知在然然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注重他“静”的培养,每天都给他 “静”的时间,会让他做一些静的事情,如看书、拼图、手工等,这是一个成功的教育经验,也是值得推荐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6047c6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