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拜年红包散文 女儿的拜年红包散文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拜父母和亲友所赐,红包里的压岁钱,虽然面值很小,却总是收获厚厚的一摞,回到家“一元、两元、三元”,幸福地数着,那幸福感和成就感无以言表,足足可以高兴半年 那时候的红包有个传统而又朴实的名字叫压岁钱,说是红包,也不用包,一律是现金,晚辈拜年就可以讨得长辈赠送的压岁钱。 父母的压岁钱是不可少的。“压岁钱”也是有个来历的。据说以前有一种魔鬼叫“祟”,每逢过年的时候出来捕捉一些年轻的生灵滋养自己的血脉,让自己的生命延续,所以每当过年的时候,魔鬼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来作祟,在一阵邪风墨雾中把人擒走,等人们醒来会发现有的孩子不见了踪影。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于是想尽一切办法驱走魔鬼,有人尝试金钱贿赂魔鬼,获得了安全,幸免于难,从此开始,所有的父母都会在除夕晚上给孩子枕头边放些钱,压住魔鬼。这就是后来形成的“压岁钱”。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压岁钱作为红包奖赏越来越大,之前从“一元两元”的面值,升级到十元版的,一张,两张的。再后来,上学花销也大起来,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还给,五十的,一百的,也都变成红包了。 现在过年,发红包特别流行,抢红包成了新春的一“闹”,发的、讨要的对应成趣,闹的不亦乐乎。很多父母年岁大了,不爱凑这个热闹,很少参与发红包,更不去抢红包,甚至不知道啥叫抢红包,红包成了年轻人的专利,可无论如何发也到不了父母得手里。看得出那种失落感,让过年变得清淡无味,郁郁寡欢。 女儿大学毕业很快谋得一份工作,薪水不多,除了开销还有一点结余,平常会买些衣物饰品,保健品什么的寄到家里,孝敬父母,更增添了父母对远在他乡工作的女儿的担心和牵挂。 今年的春节女儿回来什么也没买。父母也理解,经济大萧条,单位效益也不好,肯定也没挣多少钱。“平安是福,回家过年”,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大年除夕,女儿起了大早,早早穿戴整齐,收拾干净,知道今天还得和父母、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伯父伯母拜年,就像小时候完作业一样,也是春节的一门必修课。 “爸、妈,新年好”女儿素白的面庞飞满了绯红,几分羞涩,几份窃喜,父母心里明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形而上学的礼仪,可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倍感欣慰,这毕竟是新年的第一声问候和期盼,也是来自女儿的。“给”这是我孝敬您的,说着,女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色彩鲜艳的“红包”,长长的,浓浓的红,宽度正好和百元大钞宽度差不多,只见上边用毛笔竖着写了几个字,“感谢养育之恩”女儿双手递给了妈妈,妈妈不算太老,四十有余,可此时的手有些颤抖,满眼的清泪和激动顺着细细的皱纹流了下来…… 父母的手保养的还算好,比起爷爷奶奶得手滋润多了,也丰腴多了,但是长期劳作、清水浸泡的干燥和粗糙还是有点伤感,女儿也有些激动,情不自禁地抱住了妈妈,给了妈妈一个红包,外加一个拥抱儿子有些好奇,拿出来数了数,整整一千块我看在眼里,有些嫉妒,还有羡慕,妈妈真好女儿真好我也分享到了和谐和幸福 昨夜的鞭炮早已淅淅沥沥,营造了满院的喜庆,抢红包热热闹闹,可这份孝敬成了父母的专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d1309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