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随笔

时间:2022-05-02 04:3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S版第十二册

《永生的眼睛》教学随笔



《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刻画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我”和所有的人。

通过对课标的学习,我体会的到阅读教学着力两个转化。一是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直面文本,通过阅读、理解、体验、想象,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个性化的感性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是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言语材料,从而促进自身语文能力的发展。由此,本课教学应以语言文字的学习、实践为主线,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我的教学设计出来了。有几处在上完课后,自己感觉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让上第一节课时,我首先问学生:“你认为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学生各抒己见:钻石、母爱、宇宙、某种精神、品质……我说:“其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有许多可以永恒的东西,但要看你会不会利用好它,让它永恒”。看着学生疑惑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说:“我来念一篇文章,你们听后一定会有所启发”。教室里静了下来,我轻轻地念了起来,文章写的是一个心脏四次被捐赠,分别为四个濒临死亡的人带来健康,并为他们及其家庭带来幸福快乐的感人故事。读完后,我又告诉学生有关一些国家的捐赠制度,介绍完这些,我在黑板上写下“永生的眼睛”这个课题,我们这节课要学习课文讲的就是怎样让自己的眼睛得到永生”由于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很快融入到课文中,能深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也容易多了。课前铺垫至关重要,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在具体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我让学生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探究课文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以“情”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其中,我觉得教学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感受时比较成功,其中以父亲的话为中心,联系上下结构的理解方法,在学习母亲捐献角膜部分,通过“我”的愤怒和父亲的“平静”形成鲜


明的对比,初步感受父亲的伟大;然后再学习父亲捐献角膜时,再次读父亲的话,深层次理解父亲的话;最后“我”签署了温迪捐献角膜的同意书,最后再一次读父亲的话,验证父亲所说的有意义。自我感觉理解课文的层次清楚,一步一步层层深入的理解课文。从全文的前后照应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一堂课下来,虽说是情感味很浓,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的很多,但有时分析比较碎,涉及的内容感受过多,生成的内容多,需要老师引导的灵活性和激情。在老师那浓浓的爱意引导下,在课文中那感人的字里行间中,生明白了很多,那凝重的课堂氛围似乎就是在完成一部电影的拍摄――入情入境。特别是第7 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读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感动了其他人。 但是,原因是我的预案设计的过于细致,走教案成分过重。这节课上得还是不够大气。我想今后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找到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符合课文内容和语言,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的思路,还应该有张有弛、有收有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c02cbe1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