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自学提纲: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突如其来、不假思索、栩栩如生、与世长辞、热泪盈眶 ”重点词语的意思,做好旁批。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3、默读课文,想一想,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从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自学检测: 1、我会读。 捐赠 盲童 搂住 遵从 屡屡 流淌 突如其来 不假思索 栩栩如生 与世长辞 热泪盈眶 容易读错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酷爱和栩栩如生造句。 酷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合作探究: 1、琳达对待捐赠器官的态度有何变化?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开始强烈( )捐献母亲的角膜,后来( )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最后为女儿(“ )”(主动捐献女儿的角膜) 2、琳达最初对于捐献母亲角膜的态度是痛苦、气愤、不能接受,强烈反对,哪些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琳达的这种痛苦和气愤,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琳达此刻的心情。 3、课文在这里为什么用的是“哭喊”,而不是“哭着”、“哭闹”? 平时我们如果对着老师、长辈大喊大叫,会被认为非常不礼貌,那么从琳达的“哭喊”,你又读出了什么? 拓展延伸: 1、交流收集有关器官捐献的有关资料或事例。 (1)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2)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3)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4)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 2、怎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都了解角膜及其它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让大家都能够自觉投入到捐献者的行列中,你们能想个好办法吗? 堂清检测: 1、听写词语。 2、我能用酷爱和栩栩如生造句。 酷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464822c281e53a5802ff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