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尼音乐与《河西走廊》 ·苏醒的音符· 我们现在很少对一个人用“风度翩翩”来形容,但他表现出的就是那种 “风度翩翩”,骨子里有着一种“古典范” 文/黄披星 纪录片《河西走廊》很好看,辽阔深沉,古韵苍茫,把我们对历史的记忆中能够想象到的最为壮阔的部分再现出来了。这也是我们历史中最为多彩也是最风云诡谲的部分,开疆扩土、诡异自然、异域风情、决绝身影,都十分令人神往。在这样的回顾与内化的展望中,我们对于世界这样的词汇有了更加具象的认知。 记录片的配乐诗以雅尼的音乐作为主导,原版音乐专门为《河西走廊》而作,乐曲由长号、提琴、竖琴、定音鼓、杜杜克(嘟嘟克笛)等乐器组成。雅尼对乐器的掌握本领实在是精湛恰当,他用的嘟嘟克笛音色苍老、孤独,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浑厚又富有恢弘气势,把人带入幻化的场景,自然而然的让人联想到河西走廊。原名《河西走廊之梦》的曲子奇伟瑰丽,旷荡辽远。真谓:五千里江山社稷风韵,尽显天籁之声;九曲十八弯纵横渊源,流淌华夏之间。 雅尼音乐中最可贵的还不是电子音效,也不是节奏变化,而是主导旋律的描述性。说白了就是旋律很漂亮,他是一个对于音响描绘效果十分敏感的音乐家,是那种有情怀的现代音乐人。也就是说跟很多现代音乐家比起来,他的炫技成分比较有度,很少出现很长段落的无目的的表演性炫技。我们现在很少对一个人用“风度翩翩”来形容,但他表现出的就是那种印象中的“风度翩翩”,骨子里有着一种“古典范”。那种风度中带着很有涵养的从容。 因为是《河西走廊》,所以这个音乐没有出现奥运主题歌式的是否缺乏“中国味”的讨论。因为那一带,恰恰是多民族文化也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区域,那是我们民族文化从相互碰撞的火花到篝火再到燎原之火的交汇区域。那种多元,慢慢沉淀为我们的另一个起点。 也可以觉得这个配乐过于现代了,显得不那么庄重;也可以觉得这个音乐的层次感有些不足,有时候显得不那么苍凉。因为对于《河西走廊》这样的地方来说,文化色彩异常丰富。这也就给音乐创作留下了极其巨大的空间。像雅尼这样的音乐,起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们的音乐视野。而更加深度的表达,需要的是更多的音乐形态来展示这条无比壮阔的走廊。应该说每一种音乐形式都可以在那里找到自身巨大的体量。 也不是说没有疑惑。这样的音乐换上一些螺号音调,加上海洋节奏,似乎也可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音乐。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怀疑音乐能够展示的本来就有限? 回到那些动人的画面中,可以预见的是: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它是我们的想象力,更是关于从远古走来的脚印和延续,也是我们关于未来广阔区域的总和。而这,也是音乐最终试图渲染的那一片最为广袤的音响天地。 几年前我从那里走过,从兰州到敦煌——那是我生命中最为漫长也最值得回味的一次体验之旅。那一路,我既发现生命的有限,也发现生命的无限。有限的是面对绵延不绝的苍凉感到生命的卑微;无限的是那一个个从这里走出去的身影,似乎都走进了无限。回顾在雅尼音乐渲染下的河西走廊,音乐也正以自身独特的方式,留存在这样的有限和无限之间。像一条时间之河,流淌在天际之中。 黄披星 1973年出生,中学音乐教师。创作以诗歌为主,兼有音乐随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cf66868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