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周妍彤 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9期 [摘要]毕业季到了,又一大批大学生告别校园,走向职场。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现如今就业难现象依然严峻。本文就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018-01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产生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非常多,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大学生的主观原因。 (一)主观方面 1.大学生缺少就业前期规划。未能充分利用好大学时间,缺乏目标定位,导致临近毕业匆匆上马,临时抱佛脚再穿梭于各大招聘会现场,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强。 2.大学生就业观念未能转变。大学生多数倾向于稳定、高薪、自由的职业,或者是希望进入各大编制内,不能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自身就业观念老旧、就业期望过高、综合素质较弱、适应能力不强。 3.学生缺乏求职技巧。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二)客观方面 1.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多。大学生毕业数量连年增加,每一年都有未就业的大学生,单个人才的边际效用处于递减状态,都会加大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这与国家这些年大学扩招,普及高等教育有一定关系。 2.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用人单位的岗位供给量下降。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虽然灵活机动,但是易受到市场风险的冲击,岗位往往会被缩减;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一般处于稳定状态,提供岗位较之小型企业反而有所不如。因此,社会提供的总体岗位处于下降趋势。 4.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企业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企业往往选择快餐文化。往往倾向于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员,用人单位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这又加剧了大学生毕业难这一现状。 5.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方面,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同时,高职院校、一般本科学校和重点本科学校教育目标同质化,造成供给不平衡,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学校不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教育方式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教育专业缺乏特色,进行标准化“生产”,培养出的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理论功底不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并满足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越来越高的要求。 6.产业发展不充分。第三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集中领域,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分布不平衡,劳动密集型和制造业所占比例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未能跟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规模,高层次服务业发展严重停滞,难以容纳大学生的优质就业。 二、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多方努力,共同解决。 (一)政府应加大产业转型力度 政府应加强政策调控,规范就业市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就业渠道, 着重推动高层次服务业的优化发展,向制造业进行渗透,创造出更多的产业部门,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同时,政府也要在公共服务上“补课”,目前,许多大学生就业依旧依靠“地面招聘”。政府应该承担起建设就业信息公共平台,及时减少社会就业“信息鸿沟”的副作用,同时也能减少结构性就业的难题。 (二)企业应转变用人观念 尤其是大型企业,应当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敢于招聘应届毕业生,推行企业文化教育,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 (三)高等院校适应市场需求,转变教学理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为高校,一方面要放弃“高大上”的育人理念,高职院校、一般本科学校和重点本科学校的教育目标不能同质化,要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有所改变。努力培养合格人才,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对人才进行“私人定制”,不能进行标准化“生产”。 (四)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深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就业目标。同时,应届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文化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敬业负责、积极进取、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优秀品格。除了提高综合素质之外,也要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打造“个性化”的软实力,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且树立敢于拼搏,甘于在基层奋斗的就业观念,不过分追求编制内工作;在校大学生要有危机意识,结合自身特点,提前明确就业目标,并为此做出规划。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544bb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