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新思考(原创)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姓名:伍康林 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号:201431020426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新思考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作为一名石油院校的大二的学生,作为一名与地球科学方面相关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我们面前显得更加残酷和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是我国举国上下都关心的有关民生、经济的重要问题,更是涉及到我们每个高校学子自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大众最现实、最关切的关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利益问题之一,是维系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在2015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将到达最大值,而且这种就业形势及压力在近期并不会减弱。因此面对社会存在的就业难现象,国家十分重视,指出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重要地位,提出了多项举措,但是作为一项关于民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大工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党和国家,社会和你我的各方面的努力,需要对当今时代和社会存在的问题做深度的剖析和理解。 从现实来看,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近几年的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供求失衡的紧迫局面形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中的巨大矛盾。原因如下:因为大学生的文化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能满足社会阶层中中高层白领等岗位就业的期待,所以形成了大量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从另一方面来说,劳动密集型经济最需要的劳动力,即技术型人才又十分不足,因此导致了毕业生就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猛烈落差。除此之外,我国的就业市场又正处于一个十分严峻的时期,劳动力平台的提供量十分巨大,给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种种问题,我有以下的一些看法。 原因: (一)因为我国国家大学高等教育的不断普遍化和市场经济大众化的影响,再加上高校制度准则对大学人才培养的限制,从现实来看,我国众多高校在人才建设等方面与社会及市场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在不但增大,但是对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还是没能够跟上社会市场的脚步,并不能满足当代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国家对人才的要求,高校的教学方法十分单一,高分低能现象十分普遍,与当代国家和市场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资源的分配与市场的要求也极不吻合,功利性比较突出,导致大学人才的建设和社会市场需要的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明显。 (二)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就业的心理准备仍未完全建设好,他们对职业的认知身份模糊,专业技能的运用和实践能力不高。而且许多高校并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规定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因为这门课程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水平。众多大学生都以“拼尽全力考进大学,进了大学就可以开始享受”为信念在进入大学后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在大学这个自由规划时间的环境里,他们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社会国家市场及政策的变化没有做到实实在在的关心。而且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的就业方向也十分的不清晰,更有甚者有些完全没有考虑过大学四年后的就业问题,根本没有对自身发展的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喜欢做什么,到了毕业的时候才开始着急,表现出来的只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所以在很大一方面影响和限制了就业市场的成功率。 (三)仍然不成熟的就业观念制约了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引起就业市场和经济结构的矛盾性日益严重。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西部和二三线小城市中,或者最基层的地方工作,结果导致了大量的供求失衡。根据一份对最近5年10000多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愿意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毕业胜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80%,但是愿意去西部和稍微偏远一些的地方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比例竟然不足9%,更有一些人认为既然是大学生,毕业后就应该找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应该找比别人高一等的工作,还处于上个世纪的思维模式。 因此,根据以上的原因,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以下七点建议: (一)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男的问题,最基本的路线方针仍然是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理论为核心,保持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当代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想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要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基础,争取为社会市场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就业岗位,减轻总体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要努力对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进行改造,努力建设以知识性人才为主的新时代产业,因此能够为更多符合21世纪知识型人才市场需求的毕业生提供匹配的就业的机会。 (二)提高对全国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速度,从多方面建设大学生的文化技能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大学应该将学校各种丰富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以及市场需求的指导和导向,将专业师资及其他资源的分配更加优化,加快教学改革,提高高校课堂中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加大力度培养实践型的、创新型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增强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以达到国家和社会市场对毕业生的新要求。 (三)当今的各大高校应抓紧实践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建设,全面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全面认知和规划能力。当今时代的许多高校到了大学生毕业后才开始重视其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的指导,这是十分不对的。高校的教育应该加强大学生对自己兴趣和爱好的理解,对职业认知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大学四年毕业后的职业意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自己。在校期间能够积极主动的了解国家、社会的政策以及国家对人才要求,以及市场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转变自己的就业思路。 (四)国家社会和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从思想、理论和资金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鼓励,加强就业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对主动就业的意识,解决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职业相关的困惑。实现创造型就业的人才的培养,也从另一方面为当代社会提供了更多符合当代年轻人,大学生思想的就业岗位,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契合度,满意度。也能为当今的经济市场提供更多的活力和新鲜血液,实现经济的创新型发展。 (五)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把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连接起来,争取在工作岗位中创造最大的价值,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职业生涯中,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敬业爱岗,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不做有损人民利益的事。让自身的文化、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建设自己良好的价值导向和工作理念,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对问题有自己的解决方法,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对生活和社会充满热情和希望。 (六)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团队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即将步入大千社会的自己做好充足的准备,在竞争压力巨大的当今社会,我们必须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多多参加集体比赛,培养自己和他人合作的能力,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效率,积攒大量的有用的实际经验。 (七)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未来的发展路线有合理且契合的定位,在复杂的就业环境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工作。不要过于挑剔,过高的要求薪资和工作环境。准则就是: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对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对的。 解决就业难问题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关心自己的职业发展并做到足够的重视,用实际行动提高自己对职业的认知,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由小及大,只有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开始提高自己和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社会就业难的问题。感谢这一次的形势与政策论文,让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能够能加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和不足。我会在仅剩的三年的大学时光里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为三年后的进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0e1b54dd88d0d232d46a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