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 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现状,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的择业就业观有问题,大学生就业意向与社会就业需求存在空间不对等.更多大学生希望在东部地区或大城市就业,但更需要人才的地方往往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和小城镇、乡村。月薪,医疗保险等,都是大学生首要关注的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似乎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更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由此而趋于功利性,有些大学生甚至以金钱、物质享受作为认识追求的最高目标,并以之来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这使得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将找到一个工资高、收入好、工作环境舒适的单位视为成功,反之,则被认为是失败。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也常常会有跳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习惯,这也是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问题,而频频碰壁的大学生也有失去信心,成为啃老一族,由于大学毕业生年轻,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很容易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因此,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很重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充满自信,勇敢地去面对竞争,即不能妄自菲薄,缩手缩脚,不敢“推销”自己,也不能狂妄自大,对单位挑三拣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而理智的选择。适应社会需求,端正择业志向,是当代大学生的当务之急。 大学生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解决就业困难问题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基层的就业观。要有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再有,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我国的高校教育越来越混乱,不断扩招的大学,让每年高校毕业生骤增,但是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低,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代脱节.大学教育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所学课程与现实需要有一定差距, 全国的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多雷同而少互补,同类竞争严重,社会什么专业热门,学校便设置什么专业,丝毫不顾自身教学质量能否达到专业培养要求。学校培养学生时,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滞后,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只会考试,理论能力不差,工作能力不强,往往是学校培养若干年,到了企业,企业还要继续培养.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与现实脱节,现实工作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应用,学生都不一定会。比如写项目计划书、写项目分析报告等工作都做不了.而几年下来,热门专业学生往往“产能过剩”且缺乏“优质产品”。因此,高校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要改革高校课程设置,设置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开设实践课程,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9ef2cc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