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时间:2023-01-30 22:27: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者:王艳楠

来源:《神州》2011年第17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积累也有可取之处。对于马克思主义,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之上,利用其影响力,保证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更好地引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中国化;思想

1、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在十九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由西欧传向中国,并逐渐被中国当时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经过时代与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国家所产生的,是在工业化体系下所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并且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所产生的。两种思想文化分别产生和发展于不同的背景下,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发展,它必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融合,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去分析两者结合的原因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旨在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取得更为良好的发展前景。 2、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原因

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历代先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进行改造,进而创造、继承、享受通过改造自然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事物的总称。狭义上,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理想人格和伦理范围的总称。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我们现在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接受以及它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甚至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都是有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从最终的发展目标即社会理想方面上看,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这与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大同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主义支持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实现建立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在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礼运·大同篇》就曾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充分说明了孔子对于实现社会大同作为自己的最高社会理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于社会理想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内心深处积淀了几年前,直至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候,很自然的被一些有识之士找到了两者的契合点,最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道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为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做出了思想上的充分保证。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是相联系的。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使得朴素唯物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当然这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当时的朴素唯物主义就形成了世界的本源源自五行的说法,即世界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此外,在东汉时期的学者王充形成了一元论的唯物主义观点,并提出了自然界的变化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还有宋代的张载,明确反对佛教,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路线,深化和发展了一元论的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存在是能够被人们所感知的。因此,这也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对于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原则、方法和态度可以归结为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由中国传统文化所兴起的求实学风,对于马克思主义认可与接受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同时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更应该深入探讨两者的关系,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寻求两者的结合点,更好地把它们运用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做到:

第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充分客观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就要从根本上认识马克思主义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和立场。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在认清时代发展的主题与特点的情况下,结合传统文化的精华,成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第二,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大体发展成型于封建社会,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必定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去改造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得到升华,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 4、总结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而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必须充分利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去改造传统文化,保证两者的有效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更加有效地引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祝黄河.发展———社会与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17-218. [2]柳国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50.

[3]庞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7).

作者简介:王艳楠(19831025日)性别:女 工作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a4129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