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球运动的功能

时间:2022-12-05 10:26: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网球运动的功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网球运动的体育及社会功能。网球运动的体育功能主要包括:健身功能与健心功能;其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增强人际交往、娱乐功能、与经济功能。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内容,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阅读了大量相关著作及学术论文,为本文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

对北京体育大学的网球专项老师进行访谈,其多年从事网球运动相关研究工作,从而获得研究思路。

3)逻辑分析法

对所收集的资料采用了类比、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1.网球运动的体育功能

网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自然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长期进行网球运动,使人体各个器官得到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网球运动能让人们淋漓尽的发泄情绪,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网球运动一般在户外进行,只有意志坚强,追求胜利的强者才能战胜自我;高强度的网球运动能够充分激发人的潜能,增强参与者坚强意志;公平的网球运动能够给参与者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每一个爱好者都可以在网球运动寻找到自己的定位,体验到自我完善的快乐。

2.网球运动的社会功能

透明、公平的运动规则能够让网球运动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按规则事的心理惯性,有助于社会法治化,促进个体社会化;人际交往是网球运动重要


的社会功能之一,有利于个体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球运动是娱乐、休闲的一种极好形式,能够让参与者在工作、学习之余娱乐心性,实现自我;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在加快,网球运动经济在我国也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的时间还较短,其经济利益的发展空间很大。

3.我国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对其体育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1)网球人口的影响

网球在我国实际上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社会影响力有限,群众基础较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经常打网球的人口只有100万人左右,网球爱好者也仅在400万人左右。可见,我国网球运动者的人数与我国的人口总数不相称,网球运动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不及印度的三分之二。

2)经济及场地的影响

网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人们进行网球消费的经济基础。即使是在网球运动开展相对普及的高校,网球运动场地也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总之,不论是社会中,还是在网球运动相对普及的高校,网球运动场地的数量都远远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这必然限制了网球人口的发展,进而也就制约了网球运动体育及社会价值的实现。

3)宣传与意识滞后的影响

当前,人们对网球运动的认识还一定程度上将其看作是贵族运动,因此参与网球运动的人数还很有限。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与宣传上的滞后有关。其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相关媒体在网球运动的宣传观念上有一定的误导性。其二,相关媒体对网球运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通过实地考查得知影响网球运动体育及社会价值实现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均网球场地数量不足;宣传滞后;学校不够重视;政府保障不足等。


2 通过对制约我国网球运动体育社会功能发挥的现实因素分析:当前我国网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程度偏低,因此,网球运动还未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体育社会功能,应当大力改善。

2.建议

1)加大政府投入

网球运动场地是发展网球运动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但目前我国人均拥有的网球场地较发达国家还有显著差异。因此,加强网球运动场地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加强网球教员师资建设,网球教员是体育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和人数比例都直接影响着网球运动的发展。

2 推动网球产业化发展

网球运动的发展必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我国网球运动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因此应当大力倡导网球运动社会化、市场化,以此来推进网球运动的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3 普及学校网球

网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绿色健康的体育运动,是终身体育最好的运动项目之一。学校是实施教育手段的重要场所,因此,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应当提高对网球运动的重视程度。

4)宣扬网球运动社会功能

目前受各种因素制约网球运动的价值还没有达到深入人心的程度,因此通过利用各种传媒方式让大众了解网球运动的功能,实现其体育及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国东.网球健身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申荷永.社会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5]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88a07c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