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增设了“口语交际”,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革命。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的有机结合,它不同于以往的“听话、说话”训练。“听后、说话”训练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口语交际”训练的任务却在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体现了对语文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以及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那么,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本文试图就此做一点浅显的探讨。 一、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立足课本,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语文课本中的语文交际是最好的教材,作为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训练落实到实处。课文也是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的好教材。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延伸。如教《鱼我所欲也》孟子认为“行道之人”不吃“嗟来之食”是“不失本心”的行为,但也有人不赞同,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课本剧的表演也是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堂课都应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用武之地,语文课尤其如此。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表现自己是每个孩子本能的渴望。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转换成学生对学生间的评价,努力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渗透其中。如:“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再说得响亮一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二、创设交际情境,双向互动交流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的,因此,口语交际应摒弃以为只单纯进行听说训练,而忽略“交际”这一核心的错误说法,紧紧抓住“交际至上”这一原则,努力把口语交际训练置于真实情境中,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样一来,学生交际的欲望容易激发,可以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交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在交际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感受。反之,一潭死水的氛围,是不可能奢望学生的思想产生火花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师在课堂上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也不单只是课堂的设计者,而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这一转变角色的做法,可以很快让学生进入到交际情绪中去,在其中 教师在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无形中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双向互动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显著提高了。 三、联系现实生活,拓展交际空间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课堂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这一点毋容置疑。但是,在课外,口语交际有着更广阔的天地。 “生活即教育”,“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活水之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要用心捕捉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其中。这样,口语交际才能入门,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也才有希望。如:班里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今天是母亲节,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旅游回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组织“該不该上网”的辩论…… 四、注重口语化,提高表达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说普通话,而且要求学生也要说普通话。语言的偏差,必会影响到表达效果。同时,口语交际还要注意口语化。 众所周知,口语和书面语在章法、句式、感情色彩诸方面有所不同,处理不当往往会使听者不知所云。试想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满口之乎者也的人,我们在感觉这个人文绉绉的同时,是不是也会给他打个问号:这个人是不是有毛病?口语化的优势就在于浅显、易懂,便于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课,作为教师,还有责任把“书本的话”转化为“生活的话”,并用口语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目前,在绝大多数学校里,口语交际教学似乎可有可无,还停留在“重视”、“呼吁”阶段,似乎知识教材中的点缀品,缺少必要的教学保障机制,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反映,它是知情言行的统一体。生活需要得体的语文,语文需要得体的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打好语言基础,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98f724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