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之情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桑梓——代指家乡、故乡、乡下。 详细词义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念公命世人豪,且大有造於桑梓。—— 清 田兰芳《明河南参政石□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 世先生同在桑梓。——《儒林外史》 《诗·小雅·小牟》记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闻黄骊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今我生心忆桑梓”的感伤之句。 桑梓——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古文记载 《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东汉 以来一直以“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 汉 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覩旧里焉。” 晋 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中国者,先王之桑梓也。” 唐 柳宗元 《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某不材,见弃于时,桑梓羞之。”明 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宪副》:“公(袁可立子)盖深悲故里之凋残,不堪永伤。而稔知桑梓之精悍,可当召募。” 沈从文 《王谢子弟》:“ 七爷 回信表示农会当然愿意服务,因为一面是为桑梓服务,一面且与素志相合。” 在汉语中,“桑梓”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代称“故乡、乡下”。这一用法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因为东汉张衡在其《南都赋》一文中即有句曰:“永世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归里焉。” 那么,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树种中,人们为什么偏偏会选中桑、梓这两种树来指称故乡呢? 原来,在我国古代桑、梓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皮可以用来造纸,叶、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药。而梓树的嫩叶可食,皮是一种中药(名为梓白皮),木材轻软耐朽,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的美材。此外,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在古代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衣、食、住、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而且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如:《诗·小雅·小弁》中即有句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家族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死者的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前曾对使者说过这样的话:“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这一点从汉末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的“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肃恭”这句话中可得到印证。这是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材质优良的梓树都是生命之树,人们将它们视为灵木。 由于以上原因,久而久之,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如:三国时期的女诗人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一说为托名之作)即有句云:“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思亲赋》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孝感赋》中亦分别有句云:“悲桑梓之悠旷,愧丞尝之弗营”、“恋丘坟而萦心,忧桑梓而零泪”。这一用法在唐代的诗文中更为常见,如:“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李德裕《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闻黄鹂》)、“谢病始告归,依依入桑梓” 桑梓指代家乡,社稷指代国家,鸿雁指代书信。 桑梓的典故 古人为了穿衣,家家种桑植麻。《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所以“桑麻”一词就专用来指农事,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就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句子。古代人们家宅旁常栽种桑和梓,《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来“桑梓”就用来做“故乡”的代称。 桑梓之情 桑梓之情就是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革命烈士黄治峰早年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其中“桑梓”一词是故乡的代称。 为什么用“桑梓”指称故乡呢?原来在我国古代,桑树和梓树是栽种最广的两个树种。 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 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非常常见的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梓树则是原产我国的树种,是一种速生树种,用途广泛:嫩叶可以食用;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梓白皮)可以入药,能清热、解毒、杀虫;种子亦可入药,为利尿剂;木材可做家具。 因为这两种树用途广泛,种植和生长容易,因此古人在房前屋后大量种植。 《诗经·小弁》中写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想到桑树和梓树,我总是毕恭毕敬。我尊敬的只有父亲,依恋的只有母亲。 朱熹说:“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可见“桑梓”乃父母所植,旅居在外或者客居他乡的人们看到这两种树木,自然而然就想起了父母,想起了故乡。 至迟到东汉时期,人们就已经用“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了。 张衡的《南都赋》中写道:“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桑梓”和“旧里”并举,都是故乡的意思。 三国时期流落匈奴的女诗人蔡琰有过更为沉痛的“桑梓之思”,在《胡笳十八拍》中,她痛彻肺腑地咏叹道:“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她说我这么苟且偷生,只是想回到可以埋骨的故乡,“桑梓之思”,令人泪下。 在汉语中,“桑梓”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代称“故乡”。这一用法最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因为东汉张衡在其《南都赋》一文中就讲到“桑梓”。在我国古代桑、梓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皮可以用来造纸,叶、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药。而梓树的嫩叶可食,皮是一种中药(名为梓白皮),木材轻软耐朽,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等的美材,所以木匠也叫“梓匠”。古代印书用雕板,而梓树也是制作雕板的良好木材,因此把书拿去印刷也叫“付梓”。此外,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在古代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衣、食、住、行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而且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如:《诗·小雅·小弁》中即有句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家族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死者的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前曾对使者说过这样的话:“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这一点从汉末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的“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肃恭”这句话中可得到印证。这是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材质优良的梓树都是生命之树,人们将它们视为灵木。 由于以上原因,久而久之,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如:三国时期的女诗人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即有句云:“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思亲赋》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孝感赋》中亦分别有句云:“悲桑梓之悠旷,愧丞尝之弗营”、“恋丘坟而萦心,忧桑梓而零泪”。这一用法在唐代的诗文中更为常见,如:“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李德裕《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闻黄鹂》)、“谢病始告归,依依入桑梓”(王维一作卢象诗‘《休假还旧业便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b654abda38376bae1fae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