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目录: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

副标题: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

时间:2024-09-14 05:0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年级# 导语】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你的见解是最先进的一种方式说不准呢?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画画,提高学生对少儿题材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通过欣赏,了解插图的基本特点及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童话、神话故事插图的欣赏。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少儿题材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自己喜爱的童话和神话故事绘画作品、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画具)、松紧带一根、白卡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动画片《宝莲灯》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童话和神话》。

  2.作品欣赏,深入感受。

  (1)课件展示:童话或神话故事图片。设问:你能讲讲这些画里的故事吗?

  ①同桌学生互说。

  ②分组派代表说。

  (2)分组讨论:

  ①《哪吒闹海》插图是怎样表现哪吒的神气的?

  ②《小红帽》童话故事插图里为什么要夸张狼的大舌头?

  ③你是怎样理解《梨子提琴》故事中动物们拉提琴的动作和表情的?请你上台表演。

  3.学生练习,审美体验。

  (1)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童话或神话故事,参考书中插图,小组分工,每人设计制作故事中的一个人物面具。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童话或神话故事中人物的面具一个、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画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2.猜猜演演。

  (1)课件演示:一个童话或神话故事的插图,请学生猜猜是什么童话或神话故事。

  (2)请上节课选中这个故事的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童话或神话面具,上台表演童话或神话故事。

  3.评评画画。

  (1)指导学生互评,并说说理由。(从人物的造型、表演的动作表情、故事情节的叙述等角度评选。)

  (2)选出你喜爱的童话或神话故事绘画作品,自己画画。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动态特点。

  2.初步学习表现人物的动态。

  3.通过对人物动态的描绘,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运动场上及生活中人的运动动态,让学生意识到运动的美及健康的重要。

  难点:对运动中人物动态的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水粉画工具)、有关运动的照片或图片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1.观察、讨论、感受。

  (1)课件展示:一段奥运会短跑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知道还有哪些运动项目?

  2.赏析、思考、探索。

  (1)课件展示:各种运动场面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自主探索、发现其中的不同点。小组讨论:最喜欢哪种运动?为什么?

  (2)课件赏析:艺术家表现运动中的人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①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哪种运动的动态最美?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也是很美、很有趣的呢?

  ②引导学生赏析学生作品(从形、色、动态、表情等方面),探索如何画一幅生动的关于运动的记忆画。

  3.讨论、总结、创作。

  (1)师生讨论、总结。

  ①课件展示:身体的构造录像,设问:怎么画好动态人物?

  ②尝试用线条表示人的动态。小结:动态使小朋友变得更活泼可爱。

  (2)学生自由创作。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决定人物的动态。绘画时,将运动场地和运动器具的特点画出来也很重要。

  4.展示、评价、延伸。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组织引导评价:从动态、色彩、表情是否有创意等方面评价。)

  (2)提问:你了解世界上还有哪些运动会?进一步引发学生热爱运动的情感,了解健康对于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展示残疾人运动会的场景。)

  (3)课后选择一项最喜欢的运动,给自己订一份简单的运动计划。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通过画、加、填、贴等,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重点、难点。

  重点:对瓶子造型特点的感受以及装饰、美化瓶子方法的了解。

  难点:如何做一个有特色的装饰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一到两只瓶子、水粉颜料、水粉笔、桶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瓶子若干、水粉颜料、笔、桶

  教学过程

  1.直接揭题。

  教师展示一只透明瓶子:今天,咱们要让它变一变。板书:《瓶子变个样》。

  2.欣赏讨论。

  (1)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经过(水粉颜料)装饰的瓶子。

  (2)小组讨论:这些美丽的瓶子是怎么变成的?(用水粉颜料绘制而成。)你准备把自己的空瓶变成啥样?

  (3)课件展示:外表有美丽色彩的各种各样瓶子。

  3.学生创作。

  学生在瓶子上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

  (1)组织学生在教室举办装饰瓶展,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2)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下节课所需工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不同造型的瓶子一到两只、各种颜色的豆子、橡皮泥、各色碎布、剪刀、双面胶、小头饰等

  (教师)各种装饰好的瓶子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导入。

  (1)课件展示:请学生一边欣赏用不同方法装饰的瓶子,一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用加、填、贴等方法让瓶子变个样。

  2.讨论、探究、创作。

  (1)分组讨论:这些瓶子美在哪里?用了哪些方法进行美化?你觉得还可以怎么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谈欣赏感受和想法。)

  (2)合作完成。

  ①分工合作,合作双方讨论要创作的瓶子的外形特点,并动手操作。

  ②教师巡视,对装饰方法巧妙、设计独特漂亮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

  3.展示、交流、延伸。

  (1)学生分组互评,挑选优秀的作品参加班级装饰瓶展,并说说挑选的理由。

  (2)课后用设计、制作的装饰瓶美化我们的生活。

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ghJu.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