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免费试听】成公不等待!2017年省考课程 护航 备战 免费体验>> | ||||||||||
北 京 | 天 津 | 上 海 | 河 北 | 山 西 | 内蒙古 | 辽 宁 | 吉 林 | |||
江 苏 | 浙 江 | 安 徽 | 福 建 | 江 西 | 山 东 | 河 南 | 湖 北 | |||
湖 南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重 庆 | 四 川 | 贵 州 | 云 南 | |||
陕 西 | 甘 肃 | 青 海 | 宁 夏 | 黑龙江 | 新 疆 | 西 藏 | 兵 团 |
1.客观性
刑法中的危害社会行为同危害社会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有无因果关系,决不能以行为人是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某种结果为标准,更不能以司法工作人员缺乏根据的主观推断为定论。
2.相对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原因和结果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为了解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必须把一定的因果关系从现象的普遍的相互联系中抽出来加以研究。在选择作为原因的危害行为和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时,应当注意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特点。作为原因的现象必须是先于作为结果的现象出现的。如果某个危害行为是在危害结果出现之后才发生,那么,该行为就不能成为该结果的原因了。
3.必然性
一般来说,只有在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才能具有客观基础。但是,我们应当明确:我国刑法因果关系原则上要求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只有在极特殊的案件中,作为必然因果关系的补充,才有存在的意义。
4.复杂性
因果关系有时会表现出“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的复杂情况。“一果多因”是指一种危害结果是由数个危害行为造成的。“一因多果”是指一个危害行为造成多种危害结果的情况。在“一因多果”的情况下,应当注意分析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以便正确解决刑事责任。
2017年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刑法辅导:因果关系的特点.doc正在阅读:
2017年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刑法辅导:因果关系的特点09-02
2019年江西二级建造师部分科目成绩合格人员社会保险复核公告01-25
高中青年节作文700字范本:青春时光10-20
小学生队列队形比赛日记200字五篇08-30
2018山东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聘聘任制教师公告【101人】07-17
青海黄南2021年10月自考时间:10月16日-10月17日10-17
2018年福建监理工程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5月11日-18日04-15
北京怀柔2018年考研现场确认时间及流程【已公布】02-18
2018年度纪检监察工作总结范文07-23
精选初中端午节话题作文500字【4篇】12-20
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实习报告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