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全文赏析: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译文赏析

副标题: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译文赏析

时间:2024-10-04 06:0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图画,男女奴隶们一年到头无休止的劳动,结果都被贵族们剥夺得一干二净。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译文赏析。欢迎阅读!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

  01、火:大火星,每年夏历五、六月的黄昏出现在正南方,七月以后开始偏西而下行,所以叫“流”。

  02、授衣:指把做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完成。授,交付、给予。

  03、一之日:十月以后第一个月的日子,即夏历十一月。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十二月、正月、二月。

  04、觱发(BiBo):大风触物声

  05、栗烈:凛冽,天寒风冷状

  06、褐:粗布衣

  07、卒岁:到年终,渡过寒冬残岁

  08、于:修理,整修

  09、耜(Si):翻土的农具,犁的一种

  10、举趾:举足,此指下田耕作

  11、妇子:妻子儿女

  12、馌(Ye):送饭,因为忙于农事,所以和妇子一起劳动,饭只能在田间地头吃。

  13、南亩:泛指田地

  14、田畯(Jun):古代掌管农事的官

  15、至喜:指农官看到大家劳动,非常高兴

  16、春日:指夏历二月

  17、载阳:开始暖和。载,开始,一说则

  18、仓庚:黄莺

  19、懿:深,懿筐即采桑用的深筐

  20、遵:沿着

  21、微行:小路

  22、爰:乃,于是

  23、求:寻求

  24、柔桑:细嫩的桑叶,用以喂蚕

  25、迟迟:缓慢,指春天昼长

  26、蘩(Fan):白蒿,养蚕用。一说古人用来祭祀,一说用来煮水烧润蚕子,以使蚕子易出。

  27、祁祁:众多

  28、女:女子,女奴

  29、殆:恐怕

  30、同归:指被贵公子强迫掳回家做妾婢

  31、萑(Huan)苇:荻,芦类植物;苇,芦苇。或说萑苇为长成的荻苇。此物八月割下收存,来年春天可用于制成苇箔盛养蚕。

  32、蚕月:开始养蚕的月份,指豳历的第五个月,夏历三月

  33、条:修剪枝条

  34、斧斨(Qiang):受柄之孔,圆者为斧,方者为斨

  35、远扬:指伸得很长而高扬的桑条

  36、猗:同掎,牵引

  37、女桑:柔桑

  38、鵙(Jue):伯劳鸟,又名子规、杜鹃

  39、绩:绩麻,即将麻纤维剖开接续起来搓成线,载绩即纺麻

  40、载玄载黄:载为关联词,意说丝织品染的颜色,又是黑的又是黄的

  41、朱:指染的红色

  42、阳:鲜明、鲜艳,孔阳即甚为鲜明

  43、为公子裳:指蚕桑染织,都是为了给王公贵族做衣裳

  44、秀:植物抽穗开花,一说指不开花而结实

  45、葽(Yao):植物名,即师姑草,又名远志,一说王瓜

  46、蜩(Tiao):蝉

  47、其获:其,助词;获,农作物开始收获

  48、萚(Tuo):草木的枝叶,陨萚即草木之叶陨落

  49、于:语气助词或为往、在,此指捕猎

  50、貉:哺乳动物,毛棕灰色,两耳短小,两颊有长毛横生,栖息在山林,昼伏夜出,是一种重要的皮兽,今通称貉子,也叫狸。

  51、其同:同,指猎前回合众人

  52、缵(Zuan):继承、继续

  53、武功:武事,此指田猎

  54、言私其豵:小兽归自己。私,私有;豵(Zong),一岁的小猪,此指小兽。

  55、豜(Jian):三岁大猪,此泛指大兽

  56、斯螽(Zhong):虫名,蝗类

  57、动股:指两股相切摩擦发声

  58、莎鸡:纺织娘

  59、振羽:鼓翅发声

  60、野、宇、户:指蟋蟀夏天在田野,秋天因天气渐凉而避之屋檐下,进而入屋。宇,屋檐,此指房檐下;户,室内。

  61、穹窒(QiongZhi):即窒穹,堵塞屋里墙上所有的孔洞。穹,穷尽、全部;窒,塞、堵塞洞穴。

  62、熏鼠:用火薰烧老鼠,使之不能在屋内藏身

  63、向:朝北的窗子

  64、墐(Jin):用泥涂塞,指为了御寒,就堵塞住北面的窗户,再用泥把竹柴编的门涂抹好。

  65、曰:说或发语词

  66、改岁:除岁、年终、过年,说一年即将过去,新年快要来到。

  67、郁:一种果树,一说郁李或山楂

  68、薁(Yu):蘡(Ying)薁,野葡萄,落叶藤类植物,果实黑紫色,可酿酒或入药

  69、亨:烹,煮

  70、葵:冬葵,古代一种蔬菜

  71、菽:豆类的总称

  72、剥(Pu):扑打

  73、为此春酒:为,作、酿造;此,这种;春酒,冬天酿造,春天始成的酒。

  74、介:借为丐,祈求

  75、眉寿:长寿,因高寿的人有长眉

  76、断:摘下

  77、壶:瓠,葫芦

  78、叔:拾取

  79、苴(Ju):青麻

  80、荼:一种苦菜

  81、薪:此作动词,砍柴

  82、樗(Chu):臭椿树,木质不好,仅可供烧火用

  83、食我农夫:用这些来供养我们这些农夫之家。指郁、薁、葵、菽、枣、稻、酒是贵族们的食物,瓜、壶、苴、荼才是农民糊口的食物。

  84、筑:修筑,整理

  85、场圃:打粮食的场地,春夏种菜即为菜圃,秋冬打谷晒粮即为场院。

  86、纳禾稼:将粮食收纳入仓。纳,收纳,收藏;禾,专指小米。

  87、黍稷重穋(Lu):黍,小米;稷,高粱;重穋,即穜稑(TongLu),先种后熟的谷叫穜,后种先熟的谷叫稑。

  88、嗟我农夫:可怜我这个农夫

  89、同:集中入仓

  90、上:尚,尚且、还要

  91、执宫功:给统治者修理宫室住宅。执,执行、从事;功:劳动、劳役。

  92、昼:白天

  93、尔:语气助词

  94、茅:割茅草

  95、索:搓

  96、绹(Tao):绳子

  97、亟:急

  98、乘屋:登上屋顶修理自己的房屋,因为春耕春播工作又要开始了,所以很急。

  99、冲冲:古读为通,凿取冰块的撞击声

  100、凌:冰

  101、阴:地窖

  102、蚤:即早,早朝,指祭祖仪式

  103、献羔祭韭:以羔羊、韭菜献祭于祖庙神位之前

  104、肃霜:肃爽,天高气爽,一说结霜而万物收缩,一说指下霜

  105、涤场:农事完毕,将打谷场清扫干净

  106、朋:两樽、双杯,朋酒即两樽酒

  107、飨(Xiang):享,享用或说款待人

  108、跻(Ji):登上

  109、公堂:公共场所,大约是乡民集会的地方

  110、称:举杯敬酒

  111、兕(Si)觥(Gong):兕角制的酒杯获指形似伏兕的铜制饮具。兕,雌性犀牛;觥,古代饮酒器具。

  译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

  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

  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

  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

  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

  田官十分高兴。

  七月大火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

  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

  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

  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

  姑娘心中好伤悲,

  害怕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

  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

  取来锋利的斧头。

  砍掉高高长枝条,

  攀着细枝摘嫩桑。

  七月伯劳声声叫,

  八月开始把麻织。

  染丝有黑又有黄,

  我的红色更鲜亮,

  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

  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忙,

  十月树上叶子落。

  十一月上山猎貉,

  猎取狐狸皮毛好,

  送给贵人做皮袄。

  十二月猎人会合,

  继续操练打猎功。

  打到小猪归自己,

  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

  六月纺织娘振翅。

  七月蟋蟀在田野,

  八月来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进门口,

  十月钻进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

  封好北窗糊门缝。

  叹我妻儿好可怜,

  岁末将过新年到,

  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

  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

  十月下田收稻谷。

  酿成春酒美又香,

  为了主人求长寿。

  七月里面可吃瓜,

  八月到来摘葫芦。

  九月拾起秋麻子,

  采摘苦菜又砍柴,

  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

  十月庄稼收进仓.

  黍稷早稻和晚稻,

  粟麻豆麦全入仓。

  叹我农夫真辛苦,

  庄稼刚好收拾完,

  又为官家筑宫室。

  白天要去割茅草,

  夜里赶着搓绳索。

  赶紧上房修好屋,

  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

  正月搬进冰窖中。

  二月开初祭祖先,

  献上韭菜和羊羔。

  九月寒来始降霜,

  十月清扫打谷场。

  两槽美酒敬宾客,

  宰杀羊羔大家尝。

  登上主人的庙堂,

  举杯共同敬主人。

  齐声高呼寿无疆。

  鉴赏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毛诗序》认为它的主题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据此,此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臻此境界”(引同上)。这一评价,基本上符合诗中实际。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皮锡瑞《经学通论》云:“此诗言月者皆夏正,言一、二、三、四之日皆周正,改其名不改其实。”戴震《毛郑诗考证》亦指出:周时虽改为周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岁首),但民间农事仍沿用夏历。这些说法,都是读者理解此诗时序的重要依据。

  首章以鸟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读者带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首章是说九月里妇女“桑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农夫们连粗布衣衫也没有一件,怎么能度过年关,故而发出“何以卒岁”的哀叹。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整理农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则到田头送饭,田官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色。民间诗人以粗线条勾勒了一个框架,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风貌已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各章便从各个侧面、各个局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

  诗的二、三章情调逐渐昂扬,色调逐渐鲜明。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忧:“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轻轻的一笔点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开。“公子”,论者多谓豳公之子。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农奴,他的儿子们对农家美貌女子也享有与其“同归”的特权。这里似乎让读者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这又使读者想起了宋人张俞的《蚕妇》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四、五两章虽从“衣之始”一条线发展而来,但亦有发展变化。“秀葽”、“鸣蜩”,带有起兴之意,下文重点写狩猎。他们打下的狐狸,要“为公子裘”;他们打下的大猪,要贡献给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这里再一次描写了当时的阶级关系。五章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笔墨工细,绘影绘声,饶有诗意。《诗集传》云:“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咏物之作,如此细腻,令人惊叹。“穹窒熏鼠”以下四句,写农家打扫室内,准备过冬,在结构上“亦以终首章前段御寒之意”。

  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条线而来,好像一组连续的电影镜头,表现了农家朴素而安详的生活:六、七月里他们“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七、八月里,他们打枣子,割葫芦。十月里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可是粮食刚刚进仓,又得给老爷们营造公房,与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烂简陋适成鲜明对比。“筑场圃”、“纳禾稼”,写一年农事的最后完成。正如《诗集传》引吕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终始农事,以极忧勤艰难之意。”

  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诗人用较愉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个村落宴饮称觞的盛况。一般论者以为农夫既这么辛苦,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到了年终,不可能有条件有资格“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其实社会是复杂的,即使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农民年终时也相互邀饮,如宋代秦观《田居四首》所写:“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陆游《游山西村》诗也说:“莫笑田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七月》所写上古社会的西周村落生活,农闲之时,举酒庆贺,也是情理中事。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敷陈其事”、“随物赋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读者仔细吟诵其中任何一章,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概要】这是一篇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时期,最古老最详尽的描述西周农奴们全年辛勤劳动过程和贫穷生活情况的叙事长诗。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译文赏析.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lO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