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与答案-2017年海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副标题:2017年海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12-23 16:0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族人及一些器物,同时要派人员协助营建封国的都城。此做法是为了( )
A提高诸侯的政治地位
B彰显周王的“天子”地位
C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
D解决各诸侯建国的困难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
2.春秋时期,有人强调“日困而还,月盈而匡”。这一说法体现了( )
A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
B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C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
D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3
3.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该措施( )
A阻碍了经济发展
B促进手工产品规范统一
C动摇了农本观念
D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4
4.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牌等,均无权参加。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
A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
B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
C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
D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5
5.据记载,唐代自开元、天宝(唐玄宗的年号)以后,出现了“太平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征文射策,禄位”的现象。材料现象说明( )
A科举考试扩大了平民参政机会
B国家重视各官员的门第出身
C文人注重以科举提高社会地位
D唐代选官已打破了世袭政治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6
6.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收 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此材料说明宋代( )
A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B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
C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D土地契约制度己比较完善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7
7.《草子木》一书中记载,元世祖“立中书省以总庶务,立枢密院以掌兵要,立御史台以纠弹百司”。世祖尝言:“中书朕左手,枢密院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这说明元朝( )
A形成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和军权
D皇权受到更多的制约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8
8.万历年间,“自大江以南, 强半用银”,福建地区甚至“虽穷乡亦有银秤”, 贵金属成为通行的十足的货币。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纸币改革失败B商品流通速度加快C海外白银大量流入D朝贡贸易厚往薄来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9
9.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0
10.《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 )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
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
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1
11.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2
12.《天下郡国利病书·苏松》载,明清时期,盛产棉布的松江、嘉定一带, “县不产米, 仰食四方, 夏麦方熟, 秋禾既登, 商人载米而来者, 舳舻相衔也, 中人之家, 朝炊夕负米而入者, 项背相望也。”这反映出当时( )
A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B手工业中心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C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3
13.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述及明末“李自成之犯阙也,下宣府,历怀来,入居庸,薄都下,曾无藩篱之恨”时感慨陈辞道:“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顾炎武意在( )
A批评长城防御无用B抨击君主专制腐朽C慨叹王朝更替无常D提醒君主凝聚民心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4
14.雅典国家不允许公民对政治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事实上,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制下( )
A鼓吹平等意识B缺乏参政自由C提倡人人参政D强调消极参政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5
15.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
A限制公权滥用B强调法律至上C维护公民平等D追求司法公正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6
16.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材料表明( )
A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
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7
17.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专制权力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绝对专断权力,可以随意夺取另一个人的生命。这不是一种自然授予的权力,因为自然在人们彼此之间并未作出这种差别。”这说明( )
A并不反对君主专制B相信人的自然权利C倡导君主立宪政体D认为君臣地位平等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8
18.“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 )
A宣扬因行称义B传播人文主义C创立新教教派D否定教皇权威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9
19.162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专利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垄断法》。这部法律规定了发明专利的主体、客体、取得专利的条件、专利的有效期限以及宣告专利权失效的条件,体现了现代专利法的基本内容。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保障了该法德通过
B该法律对技术发明起到了激励作用
C该法律主要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D该法律不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0
20.1760年,除伦敦外,只有布里斯托尔的人口在5万以上。1841年,伦敦人口差不多有224万,是80年前的3倍;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9个,5万以上的有24个。这表明英国( )
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B完成了城市化进程C人口总量迅速增长D城乡结构明显改变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1
21.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
C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2
22.《美国通史》记载:从1787 年底到1789 年初,美国进行了一次政治大辩论。麦迪逊、汉密尔顿和杰伊3 人写的85 篇论文是拥护制宪最的宣传品……这批论文汇编成《联邦党人文集》,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学的经典之一。该段记载主要表明( )
A美国代议制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样板
B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
C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具有残酷性
D1787 年宪法最终确立了美国的代议制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3
23.“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 )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
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4
24.据记载,1788 年卡特来特在建造新棉纺工厂时曾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被称为“革命工厂”。这说明( )
A资本家醉心于生活享受
B工资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C技术的革新被日益轻视
D企业经营管理走向规范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5
25.《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6
家族、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其发展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阅读材料。
材料一 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
——据明万历四十年《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注: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材料二 叶善镕负责这版族谱(1906年版)的编写。他详细叙述了自己留学日本十年的经历,以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琴自奏也,耜自耕杼,目织工自成器也,极之纤细……呈新社会庄严璀璨之现象。”“何以故?”他反问道,“此皆为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而在1867年版的《叶氏族谱》倭仁序对传统家族制充满赞誉,认为它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 ——周锡瑞《叶一一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26.概括材料一中“族约”内容的主要特点?这些“族约”在当时有何作用?
27.材料二中《叶氏族谱》前后两个版本序言中的家族观念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7
材料一 自唐中叶开始,陆上丝绸之路的日益衰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蒸蒸日上,也是丝绸之路在历由陆地转向海洋的转折时期。特别是唐在广州设市舶使后,标志着海外丝绸贸易性质的转变。《旧唐书·王锷传》:“榷其利,所得与两税相埒(liè等同)。”公元987年,宋太宗就“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各处赐之。”公元1137年,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1146年宋高宗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依循旧法,以招徕远人”。 ——摘编自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 由于宋明之间中国白银需求增长一直快于供给增长,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而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导致中国商品以白银为计量单位所表示的相对价格极为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有些外国学者估计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都流入了中国。 ——《剑桥中国明代史》
28.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9.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分值: 1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8
材料:为筹措军费以镇压苏格兰起义,1640年专制君主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这届议会中,支持国王的一派称为“骑士党”,多为受到王室恩宠的大贵族,是坚定的国教信仰者;反对国王的一派称为“圆颅党”,主要由新贵族、乡绅及工商业者组成,大多由非国教徒组成。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次年召开了新一届议会,在这届议会中,英国近代两党的雏形——“宫廷党”与“乡村党”开始出现。1679年4月召开的新一届议会中,沙夫茨伯里领导的乡村党获得绝对多数,敦促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政府不得随意逮捕或监禁任何人,这使得“反对派不必因为害怕发表反对政府的言论而遭到迫害了”,并且试图通过干预王位继承的《排斥法案》。针对这一法案,议会公开分裂,拥护这一法案的被对手称为“辉格党”,法案的反对者被讥讽地称为“托利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法案包含限制王权的13个条款,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近代英国的政党政治随之兴起。
——刘金源《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
30.结合材料概括英国近代政党政治的特点。(6分)
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近代英国两党政治形成的主要因素。(6分)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9
材料一 我国的学术思想大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因为西周以前,学术为贵族所专有……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居官任职的贵族,多有失其官守,降为平民的。于是在官之学,一变而为私家之学。亦因时势艰难,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时之弊,而其时社会阶级,渐次动摇,人民能从事于学问的亦渐多,于是一个大师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学术之兴遂如风起云涌了。
——摘编自吕思勉著《每天学点中国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2.依据材料一,分析学术之兴风起云涌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学术之兴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8分)
3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4分)
29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旧有的制度遭破坏,私学兴起,仁人君子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士阶层崛起),社会阶级变动剧烈。(4分) 影响:促进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4分)
解析

第一小问原因主要从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百家争鸣是我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华民族的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解题思路

解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进行分析。
易错点

对材料中描述的学术之风不能准确定位。
29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理解:“印记”指马丁·路德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深化”指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强调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解析

第一小问“印记”指的是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都存在的指的是人文主义精神;第二小问“深化”指的是宗教改革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得出是强调国家权力高于教权,挑战教皇的权威地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对宗教改革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要结合材料宗“印记”“深化”指的是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易错点

认为宗教改革否定上帝,不能看出期斗争对象是教会。

2017年海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le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