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娃娃家里今天又很热闹,妈妈在厨房里烧菜,爸爸在陪孩子玩游戏,奶奶在给娃娃晒衣服……爸爸陪孩子玩游戏时,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当我进去时,家里已经凌乱不堪。于是我就扮演邻居来参观娃娃家,当我进去参观时,看到满地都是玩具,就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家太乱了,我等会儿再来玩吧!”爸爸和孩子听到我这样说,立刻开始整理起来,边整理还边说:“好的,等我们整理好了,你再来我们家玩吧!”等他们整理得差不多了,我又去娃娃家,这次看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场景,家里整理好了。我开心地对着爸爸妈妈说:“你们家真干净、真整洁,我以后还愿意来做客。”爸爸妈妈、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老师的做法。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发现大班“理发店”的顾客很少,“顾客”对理发店不感兴趣。于是李老师带幼儿到理发店参观,学习。看理发店的设施,鼓励幼儿向理发师咨询问题,记录幼儿的问题,还拍下照片,幼儿在理发店看到顾客躺着洗头,梳理发型。回到幼儿园,李老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开好理发店”,并把照片给孩子们回顾,有的幼儿反映没有躺椅,有的反映没有发型梳,李老师则启发幼儿自己用积木做躺椅,自己画发型,之后“理发店”生意又红火起来。
问题:请分析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哪些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游戏的定点观察记录
大一班的娃娃家区域里有锅、碗、杯子和勺子。一段时间以来,在这个游戏区域的活动一直比较平淡。这天,在大一班幼儿进行分组游戏时,欣欣和云云跑到了娃娃家区域。欣欣拿起杯子和勺子,用勺子在杯子里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喊道:“卖豆浆了!卖豆浆了!谁喝热豆浆?”
云云走近她,问道:“你在干什么?”
欣欣回答:“我在熬豆浆呢。”
云云说:“豆浆也不好喝啊?”
欣欣说:“豆浆可有营养了,小朋友都得喝。”
云云说:“你做火锅吧。火锅里有肉还有菜也有营养。”
欣欣说:“好吧,我给你做火锅。”
欣欣于是拿起锅放在炊具台上,一边做一边说:“可是没有菜啊!我去买菜去。”说完就离
开了娃娃家区域。
这时宁宁走过来,看见炊具台上有锅,就问:“这是谁做的菜呀?”
云云回答说:“我们在做火锅呢。”
“哦,那我来拌调料吧。”宁宁高兴地拿起一个小碗拌起了调料。
好一会儿,欣欣都还没回来。云云于是去找她,原来欣欣被理发店的游戏吸引住了。在排队等着理发呢。云云叫上欣欣去找了些蔬菜(绿色的玩具),回来将这些蔬菜倒进了锅里,云云又找来了肉片(红色的纸片)放到锅里,还对两个同伴说:“这是羊肉片,可好吃了。”说着就要捞起来吃。欣欣这时拦住了她,说:“还不行,水还没开呢。”
又过了大约两分钟,宁宁说:“可以吃了,我都闻到香味了。”
于是,三个小朋友就“吃”了起来。小玉和鹏鹏也来到了娃娃家区域,欣欣、云云和宁宁热情地邀请他俩参加,五个小朋友一起像模像样地涮起了火锅。
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活动情况,写出观察结论。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小羊为什么不怕大灰狼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强烈要求玩游戏,平时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的老师看着孩子们期望的目光,难得地答应了孩子们的要求。于是老师和孩子们玩起了《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孩子们的奔跑能力,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
老师先交代了游戏规则:墙角处是小羊的家,在老狼喊“天黑了”的时候,小羊们只要跑回墙角摸到墙壁,老狼就不会抓住小羊了,而跑得慢的小羊就会被老狼吃掉。
游戏开始了。老师当“老狼”,孩子们全都是“小羊”。“小羊”跟在“老狼”的后面,不停地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则不停回答着。当“老狼”突然喊道“天黑了”的时候,“老狼”便张开大口,伸开双臂去捉“小羊”,于是“小羊”便纷纷快速往“家”里跑。有两个跑得慢的孩子被老师捉住,老师模仿老狼紧紧抱住“小羊”,张开大嘴一口一口地做吃羊状。没想到被捉住的“小羊”不但不拼命反抗,争取逃脱,反而在老师怀里咯咯地笑个不停。“老狼”只好假装把两只“羊”全部吃掉后放开他们。
游戏又开始了,这一次,当“老狼”喊“天黑了”时,大部分“小羊”照常往“家”跑,可是有两三只“小羊”故意跑得很慢被“老狼”捉住,当“老狼”的老师没有多想,仍然把他们抱住,“吃掉”。
然后游戏再次开始。
让“老狼”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游戏时,当他喊道“天黑了”的时候,所有“小羊”不仅不往“家”里跑,反而争先恐后地朝“老狼”的怀里扑,“老狼”使劲地“吃”了这个“吃”那个,都招架不住了。
“小羊”个个乐得哈哈笑,一点儿也不怕大灰狼。这下子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
老师想了想,把孩子们召集起来,修改了游戏规则,改为当说出“天黑了”的时候,老狼往“家”里跑,小羊来追。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兴奋极了,当“老狼”假装害怕往“家”跑时,“小羊”使劲地追赶,齐心合力把“老狼”轰回了“家”。“小羊”胜利了,高兴地跳着,笑着。
问题:
(1)请分析在前三次游戏中,小羊为什么不怕大灰狼?
(2)请对老师修改游戏规则的处理作出分析和评价。
5.(2013年真题)李老师设计了一个“三只蝴蝶”的游戏活动。她选了三位幼儿扮演蝴蝶,又选了若干幼儿扮演花朵。结果,幼儿兴趣不高,表现被动。还没等游戏结束,一个幼儿就问李
老师:“老师,游戏完了吗?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
问题:对这种现象,请从幼儿游戏特征和游戏指导的角度进行论述。
三、活动设计题
1.请以“我爱家乡”为内容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教学活动设计。
2.(2013年真题)中二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接待“客人”主动热情,与“长辈”交往很有礼貌,可家长却说,孩子在家不是这样的,有客人来了很少打招呼,还经常对爷爷奶奶发脾气……
请针对上述幼儿行为的反差,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教育方案。要求: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教育目标、三种教育指导内容与方法。
新东方网课推荐:2017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课程!!点击免费试听>>>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定位是支持者和参与者,游戏的主人是幼儿,只有幼儿主动、自愿地游戏,才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师在指导时,需要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在游戏中,教师可参加到游戏中并担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过语言或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
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来观察孩子,分析孩子的游戏,只有观察得仔细,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让他们玩得自由开心,并能遵守规则。需要注意的是,教育作用在游戏中的实现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应着重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同时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只有这样,幼儿游戏的水平才会提高。
2.【参考答案】
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发展。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是外部干预的介入方式来指导游戏。外部干预是指成人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
该案例中,李老师采用了如下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1)及时帮助幼儿记录与总结角色游戏中的突出特点。
李老师观察游戏中孩子们的表现以及游戏主题及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记录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特点,帮助幼儿把无意识的游戏变为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以不断地重复与提高。
另外,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参观、记录、提问的方式发现问题,自己来制作躺椅、自己画发型来参与游戏。通过这些,不断地充实和深化幼儿的角色游戏。
(2)以交流体验为媒介。
李老师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自发交流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自发交流改变了过去交流只是教师对幼儿的自上而下的片面做法,凸现了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幼儿自主独立创造的个性和社会性人格情感的培养发展。
3.【参考答案】
(1)幼儿对角色游戏很有兴趣,通过平日里对事物的观察能模仿生活中涮火锅的情形。尤其是欣欣,她说的“水还没开呢”反映出她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2)三名幼儿在游戏中合作默契,分工明确。
(3)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游戏态度积极,坚持性好,主动性强,能自主推动进程的发展。
(4)该区域的游戏材料不够丰富,“菜”还得现买,“肉”也得现找,这可能就是该区域游戏一直较为平淡的原因之一。教师应该在该区域放置一个材料比较丰富的“百宝箱”,让幼儿有较多选择的可能。
(5)孩子在“买菜”过程中被别的游戏吸引,若没有被别的孩子及时叫回来,很可能游戏就会中断。一方面这是材料不够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没有及时介入、引导。
4.【参考答案】
(1)老师平时对孩子们很严格,孩子们缺少同老师亲近的机会,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当无意中被老师捉住时,老师扮演的“老狼”紧紧抱住他们,去“吃”他们,使他们意外得到同老师亲近的机会,得到老师的爱抚,所以孩子们宁愿违反规则,故意往“老狼”怀里钻。
(2)①当“小羊”不跑了,游戏无法继续下去时,通过游戏发展孩子们的奔跑能力的目的就落空了。所以此时老师做出修改规则的应对处理是必须的、及时的,说明老师对游戏过程观察得很仔细。
②修改后的规则非常合宜,可取得如下效果:改为“老狼”跑“小羊”追,仍然可以达到发展孩子们奔跑能力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小羊”往“老狼”怀里钻的被动情形;“小羊”合力把“老狼”轰回去了,不仅使孩子们体验到胜利的喜悦,还能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③这位老师如能继续反思为什么她的“小羊”不怕她,明白原因是自己平时同孩子们不亲近,就能促使其克服不足,改进教学。
5.【参考答案】
本案例中,幼儿教师没有理解游戏的特点,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了这次教学游戏。在这一个过程中,游戏死板、被动,没有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幼儿游戏的特征包括:
(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是由成人控制。
(2)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目的。
(3)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由于在游戏中没有刻意要达到的目标,并不追求某一结果,减轻了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取得成功。
(4)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与真实的生活活动相比,游戏总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开展的,用幼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假”的,是“装”的,不是真的。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要做到: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幼儿是独立的人,因而有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本案例中,幼儿说:“老师,游戏完了吗?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体现了教师没有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2)以间接指导为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其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进行游戏指导的前提。本案例中,教师直接指定某几个幼儿扮演蝴蝶和花朵,扼杀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三、活动设计题
1.【参考答案】
我爱家乡
活动目的:
使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内容:
(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的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环保资料:家乡环境遭遇破坏的图片、视频等。
(3)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2)进入展厅,教师担任解说员。
(3)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的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4)自由活动。
(5)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2.【参考答案】
原因分析:
(1)由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孩子年幼,自控能力差,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孩子的行为有所制约,与家里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孩子在家时,心理上产生放松的感觉,已有了荣誉感,需要在集体中获得一定的认可。
(2)由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溺爱孩子,对他们放松要求;保护过多,对孩子包办代替;教育方法不得当;忽视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教育目标:
(1)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2)通过开展“文明礼貌伴成长”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以教师为榜样,带动幼儿,影响家庭。
(3)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方式,帮助孩子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指导内容与方法:
教学准备:
(1)课件、小蚂蚁头饰。
(2)让幼儿提前收集蚂蚁资料等。
(3)幼儿已有跳集体邀请舞的经验。
教学过程:
(1)听音乐,做律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①让幼儿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②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小朋友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做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幼儿收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幼儿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①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②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
(3)听录音唱。
(4)做歌词接龙游戏。
(5)跳集体邀请舞。
(6)小结。
2017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非选择试题及答案:幼儿游戏指导.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