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_小学三年级语文《卖木雕的少年》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

副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卖木雕的少年》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

时间:2021-06-22 05:42:4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件# 导语】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分享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卖木雕的少年》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卖木雕的少年》课件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卖木雕的少年》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过程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张贴在黑板上,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

  (1)利用课件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2)认读生词,讨论词语意思。

  (3)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二、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2、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三、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卖木雕的少年》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中非人民深厚的情谊。学生不好领悟。在设计时我从“遗憾”切入,领悟研读。从木雕的精美来理解我的遗憾,把整节课的重点放在少年的遗憾上,主要是通过少年的言行来了解少年的内心世界,从中理解中非人民深厚的情谊。但这节课上得不太成功:

  一、导入没有紧扣文本

  在导入时,我放了三张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和这节课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这节课的重点是“中国人的我们的朋友!”如果从朋友、或者是非洲的木雕切入,这样的导入紧扣课题,还活跃了气氛。

  二、注重对朗读的训练,但不深入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以朗读为重点,从读中悟,读中感。在教学时,充分让学生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让学生读出“诚恳、语无伦次、猜测、感动极了”的语气。但是在学生读的时候,如果教师在深入点拨、指导,效果可能就更好了。教师的范读其实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点上我自身的能力也有所欠缺。

  三、对文本挖掘不到位

  “你是中国人吧?”“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两点是文本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时,在讲“你是中国人吧?”时,出示中国援建铁路的资料,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无私帮助,从中体会到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感激、尊敬。再进一步体会中非人民的友谊,“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时只是有感情的读了读。在写教案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疑惑:在哪一个地方出示资料更合适,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中非人民的友谊。

  在最后让学生夸夸那位卖木雕的少年时,我根据我班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先写,在交流,这点符合三年级的阅读教学的特点,“听、说、读、写“相结合。

  不管这节课成功与否,在这次活动中自己确实受益匪浅,找到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希望中心校以后常组织这样的活动,切实帮助教师成长。

小学三年级语文《卖木雕的少年》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s3T.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