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骼知识:
一、骨骼发育的解剖生理
儿童的较大长骨可分为几个明确的解剖区,即骨干、干骺端、骨骺和骺板。这4个区基本由软骨内化骨而来,随后有所改变,但沿骨干有膜内化骨补充。
1.骨干 是每根长骨的皮质骨组织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是骨外膜膜内化骨组织贴附于原有的软骨模型上的产物,也是骨内膜再塑形和骨形成的产物。
2.干骺端 是骨干两端不同形状的扩张部分,其主要特征是皮质骨的厚度减少,骨小梁的量增多。干骺端的骨与其他区的骨相比,有相当多的更新骨。
3.骺板 介于骨骺与千骺端之间的软骨叫骺板。骺板软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增殖能力,使软骨不断增生,软骨同时退变骨化,不仅使骺板软骨保持一定厚度,而且骨化的过程,使骨干不断增长。青春期后,骺板软骨失去增殖能力,完全骨化,形成骺线残存着,从此,长骨停止生长。
4.骨骺 出生后胎儿长骨骨端先后在其中央出现次级骨化中心,即骨骺。产生骨化组织,逐渐向四周扩张,一端永远保留软骨,即关节软骨。
二、骨化中心的出现和闭合年龄
原始骨化中心(第1次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第2次骨化中心)的出现有一定时期及规律,从出生到14岁可有2次骨化中心的出现情况估汁年龄;从14岁到25岁又可根据骨骺与骨干的愈合情况估计其生长潜力及年龄。
(1)骨龄骨龄可衡量儿童的发育状况。
骨龄延迟意味着该儿童达到成人的高度比原来应达到的身高要矮。
甲状腺素、生长激素、雄激素均可明显加速骨的发育;食物中钙、磷的摄入量与比例,维生素D3的供应是否充足,也是影响骨骼发育的重要原因。
正常小儿的成骨中心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变异和接合称为骨龄,通常用腕骨来说明发育情况。
正常婴儿出生六个月后出现头骨和钩骨,到2~3岁出现三角骨,4~6岁出现月骨和大、小多角骨。
小儿在一岁时腕骨已有2~3个骨化中心,三岁时有4个,六岁时有7个,八岁时有9个,十岁时全部出现,共十个。由此可见,骨龄即正常儿童出现此数目骨化中心的年龄。
(2)脊柱的生长脊柱的增长代表扁骨的发育,一岁内的增长最为迅速。
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三个月能抬头使脊柱出现第一个生理弯曲,六个月会坐时则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一岁时能行走使脊柱出现第三个生理变曲。
骨骼发育不良、坐姿不正、背部负担过重,均会影响儿童脊柱的正常发育。
幼儿期除了在饮食上注意增加钙、磷及维生素D3的摄入,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坐立习惯,无论在进餐或在看电视时,都应保持背部的挺直,否则不利于脊柱的正常发育。
(3)牙齿的发育牙齿的发育也是标志骨骼发育的一个指标。
牙齿在胎龄五个月时开始钙化,出生后仍继续这一过程,直至一岁以后。
最先萌出的牙齿为乳牙,约二十颗。出牙时间4~10个月不等,有时甚至更晚,全部出齐约在两个月左右。
六岁以后乳牙脱换以恒牙。幼儿期正处在乳牙的不断萌出时期,牙齿的萌出时间、牙齿的质地、牙齿的发育状况等都与机体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在营养的摄入方面,尤其与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及维生素C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也与甲状腺水平、水中氟的含量有关。
由于小儿骨骼的组织解剖特点,决定其有特殊类型。
1.青枝骨折:一侧骨皮质、骨膜破裂,另一侧完整;
2.骨膜下骨折:骨皮质折断、骨膜完整,为稳定性骨折;
3.骨骺损伤:根据受伤机制、骨折与骨骺板的关系、影响生长发育与否分为五型。
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资料(小儿骨骼003).doc正在阅读:
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资料(小儿骨骼003)05-20
心中的红雨伞作文700字09-30
2017云南文山中考成绩什么时候出01-11
爱的传播者作文1000字01-19
三年级作文我有一想法300字6篇03-10
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市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分招录取分数线07-22
妈妈,我想对你说450字作文四年级05-17
2023吉林长春市二道区事业单位招聘教育系统优秀人才10人公告(2号)07-22
初三以舞台为话题的作文07-14
细雨愁云作文900字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