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导语】要想学习好,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 写词语。(5分)
cuí tóu sàng qì xiōng yǒu chèng zú mù dèng kǒu dāi
diū kuī qì jiǎ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二. 找出错别字画上×, 改正后依次写进括号里。(5分)
1.周瑜说火功是个好主意,可是这杖这样打,还得想个记策。 ( )( )( )
2.晏子为了唯护自己的人格和遵严,机智地同楚王展开了唇枪舌战。
( )( )
三.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例:(有胆有识的)晏子(灵活机智第地)驳斥了(盛气凌人的)楚王。
1.( )周瑜( )打败了( )曹军。
2.( )冀中人民( )粉碎了( )“扫荡”。
四.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后分类, 再写出一个同类的词语。(7分)
化( )为夷 风( )雨顺 ( )头丧气
丢( )弃甲 力( )狂澜 ( )涛骇浪
1.有批评意思的: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2.有表扬意思的: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五.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隐蔽 隐瞒
1.你不该对同学们( )事情的*
2.地道的出口开在( )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
招呼 招待
3.来宾们受到了主办单位的热情( )。
4.孙膑( )田忌过来,告诉他战胜齐威王的棉囊妙计。
六.依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晏子足智多谋地驳倒楚王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位读者。(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的过程中,人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匹匹马。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是一个人。(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田忌*》中的田忌和孙膑是齐国人。
2.《晏子使楚》里面的主人翁晏子是楚国人。
3.“赤壁之战”是我国历一个以强胜弱的最为典型的战例。
4.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八. 在本单元的几个历史人物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赤壁之战》片段,回答问题。(15分)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公同了màn( )子zhē( )着,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xiāo( ).liú( )huáng( ),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
黄盖的船把帆扬足,快得像离弦的箭。周瑜带着兵船跟在后面。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把二十芦苇一齐点火,大家上了小船,解了lǎn( )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火又窜上岸去,岸上的兵马营也烧了起来。
1. 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恰当的汉字.(3分)
2.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2分)
波浪滔天( ) 隐隐约约( )
3. 用“--”画出比喻句,作者把( )比作( )。(3分)
5. 在“黄盖没有失信”中,“失信”的意思是_______;从下面的地方看出黄盖没有失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 你认为:在赤壁之战中,曹军之所以被打败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让座》回答问题(15分)
今年春节,奶奶说要自己过年,爸爸妈妈还有点儿忙。初一一大早,我就先去奶奶家拜年。
我大步流星地向202路公交车站走去。我到车站是,公交车刚好进站。车门刚打开,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手抓门框,一步跨上汽车,朝一个空座位冲过去,一*做下来,靠在椅背上,非常满意。
公交车在马路上飞驰。一转眼,汽车又到站了,上来一位阿姨,他左手抱着一个小妹妹,右手提着一个大袋子,背上还背着一个大包袱,吃力地哈着腰,向车内扫视着。这时车厢里响起了一个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小孩的让个座?”我想_不让_我还得做好几站呢_于是我把头扭着窗外,装没听见。突然,我身后响起了银领般的说话声:“阿姨,你坐这儿吧。”“谢谢你!”“小姐姐真好!”我猛地回头,原来让座的是一位四五岁的小姑娘。他把阿姨扶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却站在那儿。全车人都向小姑娘投来赞许的目光。顿时,我脸上热辣辣的,好象全车人都同责备的目光盯着我似的,我羞愧地底下了头。
时间真长啊!好不容易到了站。我挤到车门口,跳下了车,站在原地不动,直到公交车从我的视野里消失了。在
1. 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2分)
2. 从文中找出两个同“看”意思相同的词写进括号里.(2分)( )( )
3.“顿时我脸上热辣辣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片短文写的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如果你面对这样的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行动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3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况给你所在学校的校长写一份建议书。
放学后,许多同学都在操场旁边的小卖部买零食,他们把包装食品的袋子撕掉后就随手一扔,弄得操场上满是垃圾,学校的环境遭到破坏。
篇二
一、积累运用(54分)
1、在正确的音节下画上“____”线。(4分)
泊船(bó bō) 歧途(zhī qí) 数量(shǔ)
慈母(cí chí) 澄清(dèng chéng) 傻事(sǎ shǎ)
宝藏(cáng zàng) 阴谋(mú móu)
2、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ù chá téng xiě jǐn shèn mí liàn
( ) ( ) ( ) ( )
dé yì yáng yang kún jiǒng fán zhí
( ) ( ) ( ) ( )
qí tú yì piān mǎn huái xìn xīn
( ) ( ) ( )
3、比一比再组词。(5分)
隔( ) 晖( ) 谨( ) 梢( ) 板( )
融( ) 辉( ) 勤( ) 俏( ) 版( )
4、给下列句子中带( )的词语找个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①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地笑出了声。(不由自主)
②我( )思考这个问题。 (想方设法)
③我( )到床上痛哭起来。 (倒)
④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 )我这首精彩的诗。 (欣赏)
5、补充下列词语,并造句。(4分)
( )不及待 一如( )往 随心所( ) 一本正( )
6、把正确答案选填在括号里。(4分)
①与“闻围虅歇”这组字的结构相同的一组是( )
A、围南落将 B、阔固藻样 C、图田盘亲
②“斗塞夹和卡”中有( )个多音字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③在“理屈”中“屈”应选___解释,在“坚强不屈”中“屈”应选___
A、弯曲,使弯曲 B屈服 C理亏 D委屈
④与“改进”能正确搭配的词语是( )
A错误 B作风 C工作 D关系
7、判断下列句子,在表示“她笑了”的句子后面打“√”。(3分)
①她差点儿笑了。 ( )②她差点儿没笑。 ( )③她怎么没笑呢? ( )④不能说她没笑。 ( )⑤怎么能说她笑了。 ( )
8、按要求心迹句子。(6分)
①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园里的花开得很美。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张老师对五宇说:“你的作文有两处错误,让我讲给你听。”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战士们攻下了泸定桥。
改为“把”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①《“精彩极了”和 “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韪中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少年时听到的两种声音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母亲的话使作者不_____。这两个极端
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____。
②《游子吟》一诗。广为传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游子”指____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这首诗表达诗人______的感情。
10、联系课文,自由回答。(6分)
《“精彩极了”和 “糟糕透了”》讲的部分道理,其实就是我国传统家教理论中的“慈母严父”,你的父母是怎样扮演这两个角色的?谁严谁慈?给文中的一样吗或是相反?你希望父母怎样评价自己,你觉得父母有必要读这篇课文吗?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练习(16分)
流浪汉和时间老人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都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呢?”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打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如云雾山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顾着他哭得可怜,试控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次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一番事业!”“好(吗、呢、吧)!只要你好好努力,你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吗、呢、吧)。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他看到几个孩子正玩玻璃球,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照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了时间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下面画“____”。(2分)
返老还童(a交还原主;b回报;c恢复。)
试探(a暗中打听;b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c看望。)
2、在短文( )内选择恰当的词,在下面画“____”。(2分)
3、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____”上填上合适的内容。(2分)
4、短文1~2自然段可分为一段,请概括这一段的段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时光老人所说的“真正的生命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续写结尾。写在文后的横线上。(4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童年趣事
要求:1、记一件事,把经过写清楚,写具体,注意重在”趣“字。
2、500字左右。
篇三
第一部分:本领小展区(35分)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ǒu lì mó gu qīn xí yóu qí diāo líng
( ) ( ) ( ) ( ) ( )
kū wěi xī miè qíng cāo zhǔ fù shí liu
( ) ( ) ( ) ( ) ( )
2.用“√”选择正确的字。4分
(1)我(戴 带)着一个小草帽(根 跟)在祖父身后。祖父(栽 裁)花,我(拨 拔)草。
(2)落满(彩 采)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美丽的锦(缎 锻),手中的花格子衬衣像五彩的花(辫 瓣)。
3.比一比,再组词。(6分)
溜( ) 榴( ) 篱( ) 离( ) 操( ) 躁( )
由( ) 尤( ) 调( ) 凋( ) 瞩( ) 嘱( )
4.将下面词语搭配起来。8分
整理 面貌 沉重的 天空
整顿 缺点 繁重的 教室
改正 纪律 晴朗的 劳动
改换 书房 明亮的 脚步
5.读一读,连一连。再写出几个有关“看”的词语。5分
略略一看叫 窥视
亲眼看到叫 注视
偷偷地看叫 目击
注意地看叫 浏览
6.下面各组中只有一组全是表示动作的词,在它后面的括号里打“√”。2分
1.屏障 衰弱 利益 陶醉 ( )
2.握手 抵御 挪动 挖掘 ( )
3.搂住 胆怯 劫难 舞蹈 ( )
4.诧异 侥幸 憧憬 瞻仰 ( )
二、我的百宝箱(10分)
按课文内容填空。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______,______,娘在梦里______。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斗笠里有我编进的鸟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小擂台(15分)
1.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敌人承认人民解放军威力无比。
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下了决心,非要登上山顶不可。
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不得不赞叹哈尔威船长是一位英雄。
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7分)
(1)( )我们是锦州的市民,( )要爱护锦州的一草一木。
(2)( )这个任务有多么紧迫,我们( )要按时完成。
(3)课外小组活动( )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开阔了我的眼界。
(4)你( )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5)( )天气有变化,运动会( )要推迟到下星期举行了。
(6)( )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 )他身体非常好。
(7)( )我们一有成绩便骄傲起来,( )会停滞不前。
第二部分:阅读总动员(25分)
(一)课内阅读(9分)
傲霜篇(节选)
夜里有些冷。早晨起来,拉开门一看,嗬!下霜了。
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象下了一场小雪似的,院子里也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那棵枝叶婆娑地爬满了大半个院子的葡萄,肥大的叶子上,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儿,使得那叶子骤然厚了许多。但是,风一吹,这顶着霜花的叶子,可就唰唰啦啦地飘落下来了。还有,院角里的那棵梧桐,从昨天夜里起,叶子就在唰唰啦啦地向下落,今天早晨落得更多了,院子里遍地都是带霜的黄叶。哦,真有点 “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了。但是,且慢,瞧,那边的菊花,却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样子。昨天黄昏的时候,它们还都含苞未吐,只一夜的工夫,就展蕊怒放了。你看,它们开得是多么热烈,多么茂盛。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
难怪人们说秋菊傲霜呢,可真的是经霜一打,它倒越发显得精神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婆娑:___________________
花团锦簇: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描写霜大、严寒的句子。2分
3.文中通过描写____、____两种植物____的景象,从而衬托出菊花____( )的品质。这是运用了____的写作手法。5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2.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3分
3.诗人又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坟墓”“海峡”?3分
4.这首诗把____与____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____的思想感情。4分
5.朗读这首诗时,应该( )3分
①急速悲壮 ②欢快幸福 ③缓慢忧伤
第三部分:习作T型台(15分)
题目:我能行
开头:“我能行”!这句话常常挂在我的嘴边,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我总是对自己说:“我能行!”
要求:①根据开头确定中心,选择自己在学习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续写作文。
②先把开头抄下来再续写,叙事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300字以上。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验题三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