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副标题: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时间:2023-12-14 06:0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将于3月11日进行,请考生做好备考准备,迎接考试,小编在此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课程推荐:小编在此为大家中公网校课程,套餐、免费试听体验【>>点击查看详情】


【幼儿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小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中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知识点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高频考点1】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两个阶段之间都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着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皮亚杰认为:1、四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

2、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认知图式是后一阶段的基础

3、所有孩子都要依次经历这四个发展阶段,不可能跳过其中的任何一个

4、由于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阶段的出现可能提前,也可能推迟。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这一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智慧。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婴儿从被动反应发展到积极而有意识的反应;从看不见物体就认为物体不存在,到物体在眼前消失仍然认为物体有可能存在;通过操纵物体来了解其属性。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根据皮亚杰的说法,即形成和使用字词、手势、标记、想象等符号的能力,这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成就。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用表征形式认知客体的能力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单一方向思维的限制,具有思维不可逆性,同时这一阶段的儿童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单维思维(高度与宽度)

2.思维的不可逆性(吉姆的兄弟)

3.自我中心(洋娃娃看到的风景)

习题链接

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 b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具有了一定的弹性,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这个阶段的儿(分类)

2.思维的可逆性(守恒)这是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这种可逆思维是运算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

3.去自我中心(洋娃娃看到的风景)

4.具体逻辑推理

习题链接

儿童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观念,是发展到下列哪一阶段才具有的(c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真题链接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学生能够发现物体在水中收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d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习题链接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方面揭示了认知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a)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可以用图式来说明,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同化和顺应是图式发生变化的两个过程。

b) 皮亚杰还指出儿童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

感知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b) 皮亚杰还指出儿童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

感知运算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新东方网课推荐:2017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课程!!点击免费试听>>>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理学重点: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T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