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选调生考试信息网公示]2020内蒙古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常识合辑

副标题:2020内蒙古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常识合辑

时间:2021-11-29 19:39:0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调生# 导语】2020年选调生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有效的备考,下面®文档大全网为您精心整理了2020内蒙古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常识合辑,供大家的参考。如想获取更多选调生考试的模拟题及备考资料,请关注®文档大全网的更新。

【篇一】2020内蒙古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常识:世界的永恒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有两大特征,即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上次我们已经说完了世界的普遍联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特征——世界的永恒发展。

  首先,发展的含义。从其最基本的内涵上,发展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运动。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具有方向性,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能称之为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发展与运动、变化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天津选调生曾经在这里出过辨析题。

  其次,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或者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是一个高频考点,注意和发展的含义的区分。

  再次,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这是由发展的实质衍生出来的一个易错考点。该如何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与其出现的早晚有没有必然联系?这是需要大家去思考的两个问题。其实,区分新旧事物的关键在于该事物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相一致。在人类历史领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也可称之为新事物。如历的辛亥革命,*了清政府的统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属于新事物;袁世凯盗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倒行逆施,要复辟当皇帝,与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属于旧事物。

  最后,方法论意义。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第一,把事物如实的看作一个过程,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第二,应该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第三,要具有创新精神,促进事物的飞跃。尤其是第一条方法论意义,出题频繁。

【篇二】2020内蒙古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常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到基层、事业单位等考试,有概念性的直接考察,也有对所处初级阶段特征、经济政治发展等方面的间接性考察。所以备考时更加要注重对初级阶段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1949年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进入了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三大改造中尤其是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将资本家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三大最早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五大提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形态的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我们在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后并没有建立资本主义,而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必然要经历一个特定阶段,即初级阶段不是泛指所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阶段,而是特指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个历史阶段。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篇三】2020内蒙古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常识:对外开放


  在选调生关于公共基础的考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部分依然是考察的重点,并且经常跟时事政治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这次我们主要学习改革开放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政策。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在农村改革的同时,也积极的在促进城市的对外开放,当时的情况是国家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建设城市,但是却可以给予城市相关的优惠政策,让城市凭借这些政策去招商引资,进行自我发展。1980年,全国人大五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市设置经济特区,从而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到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并且在新疆喀什也设置了经济特区;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设立经济特区。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也给当地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方面:企业迅速的发展,缴税的增多,直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在很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就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当地人民可以学习外来的技术和经验,更好的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有力的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2013年8月22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这种层层递进的发展方式,从最初的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无不体现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要基本国策,也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了一个新的局面,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即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全面的开放;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也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2020内蒙古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常识合辑.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0h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