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内外因素叠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多挑战的客观现实,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用人单位,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频频加码,向就业市场释放“红利”;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和引导,青年学子观念升级,在灵活就业等新模式、新业态中寻找新天地。
加强部门配合,确保就业政策措施落实。规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大考,是对相关部门、各地政府和各所高校综合实力的考验,也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的洗礼。这就需要各地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让高校毕业生充分了解就业优惠政策。除了开展创新方式开拓市场性岗位、用足用好政策性岗位、优化升级就业指导服务、全力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等四方面工作外,还应引导高校毕业生回到基层就业创业,增强城际人才交流活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完善相关制度,为灵活就业保驾护航。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新业态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职业和就业岗位。据了解,当前全国已有约2亿人规模的灵活就业群体,相关工作也吸引了不少高校毕业生。因此,当前亟需政府引导、行业自律、领军企业探索,社会各界形成合力,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让灵活就业者更有干劲、更有安全感。
发挥专业特长,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是我国庞大市场主体的最主要构成,尤其那些“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更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这就需要政府搭建好平台,为中小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提供更有效的招聘信息共享对接,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同时,在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以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虽然国家就业政策红利接连不断,温暖人心,但要确保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还需要各地把就业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最终实现一举多赢。
因地制宜,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在库布其,当地人曾经祖祖辈辈为沙所困、因沙致贫,经过不懈努力,进行生态修复、发展生态产业,取得“点沙成金”的效果。在这里,政府提供政策性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化投资,群众能够市场化参与,加上科技力量持续投入,使得以前的“穷沙窝”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振兴发展需要立足自然条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在特有的生态环境中,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积极培育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建电商直播间、云超市等平台,通辽玉米、赤峰小米、兴安盟大米、科尔沁牛肉、锡林郭勒羊肉等土特产,更广泛进入各地市场,乡村电商服务站也惠及广大群众。推动乡村振兴,要发展新业态、开拓新渠道,同时要结合发展实际,以更精准的政策、更广阔的平台,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帮助他们找准发展定位,于特色产业中培养致富能力,激活内生动力。
推动产业振兴,并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面向广大农牧区开展光伏扶贫碳交易试点和“牧业120”服务试点,探索售电和碳交易“双增收”路径,助力提升群众致富及抗风险能力。推动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都需要坚持绿色发展,在保护林草地、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等方式,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与群众致富、兴业发展的共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重要的是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近年来,从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到精准发展特色产业,从精巧利用生态资源到全力提高群众生态素养,各地都在"绿富同兴”上下功夫,在生态保护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保护,逐渐呈现出美丽、富裕的乡村图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增绿才能增收,固绿才能稳定增收。乡村振兴需要立足当地生态票赋、顺应自然本色,推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挖掘出乡村的生态潜力,激活发展的生态价值。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财富和优势,百姓富与生态美是统一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呵护生态、善待生态,并且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才能让群众吃上"生态饭”,生活更幸福。
传承历史文脉,探中华文化之源。八廓街延展着历史的脉络,三坊七巷的青石板晕染着岁月的光泽,针针细密的苗绣上镌刻着悠远的时光……历史伟力与时代张力交握,盛放着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我们要在深入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上持续用力,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根与脉、源与流中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赓续文化创新,守文化血脉之正。《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和纪录片创造性地将古籍里的文字、博物馆里的文物生动呈现在荧幕中;《唐宫夜宴》等节目以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戏曲、民乐、舞蹈完美融合,奉上视觉听觉盛宴;长城、大运河、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陈列在中华大地上,遗产创新形式保护利用开发让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焕发新的光芒……鉴往知来,我们要在学习中解码传统文化基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发掘、整理、凝练、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把握住“守”与“变”的关系,让传统文化“动起来”,让文化自信闪耀新时代。
传递文化之光,成文化开放之务。近年来,我国多部优秀影视剧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大受欢迎;以李xx为代表的非遗推广大使制作优质原创视频,在国外视频网站广受追捧;中文网络小说、游戏等纷纷走出国门名扬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就要求我们要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将继承优秀传统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自信屹立。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每一个文化故事都是古与今的对话,闪烁着穿越时空的璀璨光芒,是山川河流间回荡的长歌壮曲。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共识,开创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谱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正在阅读:
我做成了沙包作文600字09-04
四年级作文我的朋友400字左右06-06
小学生奇思妙想的作文300字08-01
听妈妈的话作文400字07-2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一二单元学习方法10-25
2016年11月福建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06-17
2016年《开学第一课》节目:英勇篇02-13
美丽的木兰草原作文400字06-27
2018年天津西青会计继续教育报名入口07-28
春天校园里的树作文500字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