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时间:2023-03-07 01:0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导语】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篇一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篇二


  ①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

  ③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

  ④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

  ⑤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漫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盐运动);

  ⑥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⑦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3.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篇三


  流水作用地貌

  1.侵蚀作用——沟谷、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

  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

  2.堆积作用——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太行山山麓);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江汉平原);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地偏力的作用形成,侵蚀岸(凹岸)——陡峻,沉积岸(凸岸)——坡缓

4.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篇四


  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对应如下:

  流量大小——降水量、流速缓急——地形地势、水位高低——降水量、汛期早晚长短——降水、冰期早晚长短——气温、有无凌汛——气温和流向、含沙量大小——植被状况;

  水系特征及成因对应如下:

  水系形成状——地形大势、干支流——地形分布、干流河段——地势分级、源头与河口——地貌类型、流域面积——集水区域、河流发育状况——外力侵蚀。

  ①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②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决定河流流向;影响汇水区域;影响河道状况;影响水文特征,如平原型、山地型河流。

  ③通过河流流向判断地势变化,体现了逆向思维的能力。

5.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篇五


  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

  一、东亚:

  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南亚: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印度沙漠(塔尔沙漠);

  三、中亚:

  1、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

  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部地区;

  3、哈萨克斯坦西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和中东部一小部分;

  四、西亚:

  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内大部分地区:北部内夫得沙漠、南部鲁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撒哈拉沙漠

  六、大洋洲:

  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

6.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篇六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8D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