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三个小伙伴课文-小学一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副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2-01-02 13:18:5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 导语】《三个小伙伴》讲述了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诉孩子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课文语言简洁活泼,富有儿童情趣。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知识点

  原文:

  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

  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

  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的湿湿的。

  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

  字词:

  野猪、栽树、挖树坑、嘴巴、嘴巴、箩筐、袋鼠、肥料、泥土、水桶、湿湿的

  重点句子:

  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的湿湿的。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兴趣地合作表演好这个故事。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从中明白事理。体会三个小伙伴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制作课件能表现文本内容、动物头饰。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一: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三个小伙伴,他们去干什么呢?在说话的练习中相机理解生字词“一起”。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栽树吧。

  情境图二,树上的叶片上含有生字,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三个小伙伴栽树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由选择,自主阅读。

  1、三个小伙伴中,你最喜欢谁?请你自由读课文,找出和它有关的段落,感受它哪些地方可爱?

  2、在小组内交流。

  【阅读时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三、感情朗读,品味语言。

  先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然后读出相关段落。随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

  1、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硬硬的”“拱”这两个词语时可以联系生活和动作理解。

  可以比较句式: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我有硬硬的嘴巴。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两个句式所表达的情感不同。

  2、第三自然段:在知道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故意挺起肚子,做出吃力的样子来回走。

  3、第四自然段:读到“用长鼻子吸足了水吧树坑浇得湿湿的”时,可以让学生伸出手臂模仿象的动作。

  学生交流完每一段,都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句式,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心灵。

  4、引读2、3、4自然段,学生通过朗读,表演,品味重点词句,去感受小动物的可爱。

  5、学习最后一段后,让学生用“又……又……”的句式说一句话。

  6、分角色读课文。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意志,彰显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情境表演,体验情感。

  1、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2、邀请几名小伙伴合作,戴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故事。

  3、表演后,师生同评议。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他人合作是提高学习效效率和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和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引导评论,深化情感。

  1、小树栽好了,三个小伙伴手拉手,围着小树又唱又跳。在栽树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呢?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单靠他们中的某一个人,能把树栽好吗?

  2、小组讨论。

  3、教师小结:团结力量大

  4、亲爱的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棵小树苗,你想说什么呢?

  5、咱们认识了三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有个性的发展意义重大。教师要为学生在文本语言和主题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

  六、指导写字。范写“栽”、“浇”

  七、阅读实践,知识拓展。

  1、同学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亲人或者好朋友听听。

  2、收集关于“团结起来力量大”的谚语或成语。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积累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了和文本的对话,又能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教学反思

  《三个小伙伴》是苏教版第二册的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这篇课文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我采用了“问、读、演、说”等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去充分体会、探索,用自己的语言学习语文,感悟语文的魅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问”即抓住“他们在栽树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这一中心环节去设问,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教材中找找、划划、圈圈、点点,理解课文内容,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

  “读”即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包括示范读、自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比赛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读出疑问,读出画面,读出情趣,读出自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在活泼快乐的氛围中感悟课文。

  “说”即首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进行说话,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其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栽树要带什么工具,这为下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还有带着学生走入栽树的情境中,感悟小动物们的勇敢、机灵、聪明、能干及可贵的协作精神。这样以演说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在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表达、倾听与捕捉信息的能力。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遗憾才会有新的起点。我相信以后我会吸取更多的经验,不断进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个小伙伴》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Hr8Z.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