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6分)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收集了从____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按内容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伐檀》和《硕鼠》选自《____》。《诗经》的____有“赋”、“比”、“兴”三种,其中《硕鼠》主要运用的是____。
2.汉大赋兴盛的标志性作品是枚乘的《____》。
3.齐梁时期,出现了刘勰的《____》和钟嵘的《____》等专著,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高峰。
4.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成熟的是吴敬梓的《____》和曹雪芹的《____》。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语出《____》。
6.“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是作家____的写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____》。
二、科技文阅读(12分)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声称从5 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的食物来源。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
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研究者发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ee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 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Es--covopsis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效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蚂蚁赖以战胜自然环境的法宝,亦是人体必需的抗生素,今后应可仿此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
7.下列对“真菌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或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腺窝,这些腺窝非常细小
B.蚂蚁的腺窝里寄生着一种细菌,这些细菌能产生抗生素
C.为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蚂蚁的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通向身体外部
D.传播出的抗生素可杀死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确保蚂蚁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8.对“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尽管Es—covopsis霉菌会危害蚂蚁的蘑菇农场,但切叶蚁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
B.雌蚁分泌出的链霉素活细菌除能消灭Es—covopsis霉菌外,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
C.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发现Es 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将之消灭
D.切叶蚁分群时,蚁后会将蘑菇菌种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
9.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
A.研究人员发现,各种“真菌蚂蚁”的食物是一一样的.都是靠种植同一种真菌类蘑菇来生存
B. 切叶蚁不换作物品种,是因为单一作物的种植方法产量高,轮作不同作物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
C.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根据蚂蚁身上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特征,正准备着手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
D.人类现在使用的抗生素同蚂蚁所用抗生素的不同在于,长期使用,前者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后者却不会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竞日。一夕,裂其浮曙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翛然无画家町畦②。人得之,争藏彝③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醉后墨渖淋漓,亦不甚爱惜。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④之索画;至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吾以作袜材。”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
一日,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哑哑然。又喜为藏钩拇阵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负则拳胜者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欷欺泣下。
予客南昌,雅慕山人,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至日大风雨,予意山人必不出。顷之,澹公持寸札日:“山人侵早已至。’’予惊喜趣乎笋舆,冒雨行相见,握手熟视大笑。夜宿寺中剪烛谈,山人痒不自禁,辄作手语势。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⑤不倦。
赞日:世多知山人,然竞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浡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日狂士、日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
(节选自《八大山人传》)
[注]①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晚年的自号。②翛(xiāo)然无画家町畦:自由自在不受画家规矩的约束。③弆(jǔ):收藏。④嬲(niǎ0):纠缠。⑤跋:通“茇”,蜡烛根。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良:确实
B.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期:约定
C.烛见跋不倦见:同“现”,露出
D.忽狂忽喑,隐约玩世隐约:表明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八大山人内心愤激郁结的一组是()。(4分)
①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
②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
③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
④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
⑤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
⑥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不倦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八大山人年轻时遭遇变故,离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剃去头发做了僧人
B.八大山人擅长书法,既能师承古人,又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喜欢画水墨芭蕉等,自由创作而不受画家规矩约束
C.作者感叹人们对山人外表癫狂的“知”,对山人杰出艺术成就及经历家国破败的内心隐痛和不媚世俗傲骨的“无知”
D.八大山人玩世不恭之态的背后是心中情感愤激郁结,无法自我排遣,如同巨石阻挡了泉水,如同湿絮阻遏了烈火,无可奈何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词赏析(10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
作简要分析。(6分)
五、现代文阅读(14分)
一朵午荷
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为了享受那份凉意,手里的伞一直未曾撑开,冷雨溜进颈子里,竞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喜。沿着南海路走过去,一辆红色计程车侧身驰过,溅了我一裤脚的泥水。抵达画廊时,正在口袋里乱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欢做一些平淡而又惊人的事,我心想。
这时,室外的雨势越来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整个世界笼罩在一阵阵激越的杀伐声中,但极度的喧嚣中又有着出奇的静。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快过来看!”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我挨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头盖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干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负,由旋转而左摇右晃,惊险万分。我们的眼睛越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吁了一口气。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片浓烟刚好将脸上尚未褪尽的红晕掩住。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这次我是诚心去植物园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凇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袭来。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午后的园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众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嚣,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
想到这里,我竞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朋友,这点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受人的赞赏与攀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擎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 扑尘土,站起身来,绕着荷池走了一圈,绕第二圈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寻,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
朵吗?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②•一朵午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节)
15.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16.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17.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6分)
六、写作(3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又。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
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镜子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一、填空题
1.诗经 西周风 雅 颂 国风 表现手法 比兴
2.《七发》
3.文心雕龙诗品
4.儒林外史红楼梦
5.孟子
6.蒲松龄 使至塞上
二、科技文阅读
7.C[解析]原文无一个腺窝对应一个小孔的信息。
8.B[解析]能刺激蘑菇生长的是“链霉素”,而不是“活细菌”。
9.D[解析]“真菌蚂蚁”的食物是不一样的,原文是“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的食物源”,故A项错误;“很容易遭受虫害侵袭”的是“种植单一作物的方法”,而不是“轮作”,故B项错误;原文语句是“今后应仿此研发”,而未“正准备着手研发”,故C 项错误。
三、文言文阅读
10.D[解析]D项中“隐约”是“潜藏”的意思。
11.A[解析]③表现他与普通百姓的淳朴关系以及他率性而为的性格;④表现他对贵族统治者的鄙视;⑥是八大山人遇到知己时的一反常态,流露出他内心的喜悦。故A项符合题意。
12.C[解析]人们对山人杰出艺术成就是“知”的,而不是“无知”。
13.[参考答案](1)鞋子破烂,露出了脚跟,甩开袖子旋转舞动着(或译为“像跳舞一样轻快地”)行走。
(2)朋友中有人赠送他财物,他也不推辞。然而达官贵人想要用数两银子换一张水墨画,却得不到。
参考译文:
八大山人,是前代明朝的宗室,获得“诸生”的资格,世代居住在南昌。年轻时遭遇变故,离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剃去头发做了僧人。不几年,手持拂尘被称为高僧。
(八大山人)住在山中二十年,跟随他学习的曾经有一百多人。临川县令胡亦堂听说他的名声,请他到官衙。一年多后,他心中空虚恍惚不得意,于是就发作疯病,忽而大笑,忽而整日痛哭。一天晚上,撕裂了自己的僧服,焚毁它,跑回了会城(南昌)。他独自在集市中徘徊,常常戴着旧布帽,披着破长袍,鞋子破烂,露出脚跟,甩开袖子,像跳舞一样轻快地行走。市中的人跟着观看嘲笑他,没有人认得出他。他的侄子认出了他,就留他住在自己家。很长时间,病才确实好了。
山人擅长书法,行楷学习大令、鲁公(王献之、颜真卿),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写的狂草非常怪异而有气势。也喜欢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野鸭),自由自在而不受画家规矩的约束。人们得到了他的画都争着收藏,把它看得很贵重。他喝酒不能喝完二升,但是喜欢饮酒。贫困的读书人或普通百姓邀请他喝酒,他就去;每次去喝酒总是喝醉。喝醉后创作时墨汁淋漓,也不很爱惜(自己的作品)。八大山人多次到城外僧舍去,小和尚争着纠缠他索要画作,甚至于拉扯他的衣袖衣襟,山人也不拒绝。朋友中有人赠送他财物,他也不推辞。然而达官贵人想要用几两银子换一张水墨画,也得不到;有人拿绫绢来,他就径直接受,说:“我把它当做做袜子的材料。”因此,达官贵人求他的书画,竟然反而要从贫困的读书人或和尚僧众、宰杀牲畜的、卖酒的那儿买到。
一天,他忽然在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哑”字,从此对人不说一句话,然而喜欢笑并且更喜欢喝酒了。有人请他喝酒,他就缩着脖子、拍着手掌“哑哑”地笑。又喜欢游戏猜拳,赌酒胜了就“哑哑”地笑,输得多了就用拳打胜者的后背,更“哑哑”地笑个不停。喝醉了就常常叹息抽噎落泪。
我客居南昌,一向仰慕八大山人,就嘱托北竺澹公约山人前往山寺相见。到这一天,刮大风下大雨,我料想山人一定不会出门。不一会儿,澹公拿着短信说:“山人天刚亮就已经到了。”我又惊又喜,急忙叫了一顶竹轿,冒着雨前去见他,握着手相视大笑。夜里在山中住宿,点烛交谈,八大山人犹如身体发痒忍不住地想要与人交流,就借助手势进行表达。随后竟然索要笔在桌上写字来酬答我,直到蜡烛燃尽露出烛根也不知疲倦。
我认为:世上认识八大山人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真正了解他的人。山人心中情感愤激郁结,另有无法自我排遣的原因。如同巨石阻挡了泉水,如同湿絮阻遏了烈火,无可奈何,于是忽狂忽哑,潜藏玩世之态,而有的人看待他,说是狂士,说是高人,他们对山人的了解真是太浅了呀!可悲啊! 四、古诗词赏析
14.(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当为比喻;“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
(2)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解析]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
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销暑”。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15.[参考答案]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16.[参考答案]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该段是全文的关节所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
17. [参考答案](1)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
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2)精神美: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美。
六、写作
18.【范文】
学会“照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做“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k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
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事物,唯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助人们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
“照镜子”,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唯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做“镜子”,随时对照。又能体会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的作为吗?
我国古代,像这样会“照镜子”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人邹忌便是一个。邹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容心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处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镜子”,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他向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感悟。齐威王听了很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实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并比较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使国家很快强盛起来。
人的认识有局限性,很容易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而只要会“照镜子”,做到“以人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就能成为一个比较聪明的人、能干的人,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可惜,“镜子”虽好,却有些人不会“照”。自己脸上有疤,却怪“镜子”反映得不准确,不愿“照”;还有那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则不屑“照”;甚至有人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这几种对待“照镜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沸腾的新生活中有多少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和认识!乾坤正初转,征程尚艰难。现在,对于我们每个同志、每个单位来说,会“照镜子”,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说,邹忌、李世民等有历史局限性的古人都还懂得通过“照镜子”来解决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问题,那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则完全有可能在无比宽阔的领域里,通过自觉地“照镜子”,来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
让我们都学会“照镜子”吧。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历史.特别是总结从五四运动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斗争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从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放眼中国的未来,做到“以古为镜”;只要我们从上到下,把实践的检验、群众的评议、人民的呼声当做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做到“以人为镜”;只要我们把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搞“四化”的一面镜子,做到“以洋为镜”,那么,振兴中华的大业一定能够提前完成。
正在阅读:
2017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12-24
友情的力量作文1000字10-11
抽测考试作文800字07-06
清洁工作文500字07-14
爱心慰问主持词开场词三篇07-18
银行业中级资格考试试题《个人理财》每日一练:投资的目的(4.24)12-01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800字07-10
2021年山东烟台体育专业综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07-30
2022年消防安全标语大全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