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导语】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那么,作为幼教该如何写观察记录?下面©文档大全网为您提供了大班精华版观察记录【三篇】,供您参考。
【篇一】
观察实录:
植物角上摆着很多小朋友种植的植物。这天,程思博跪在小椅子上观看,他顺手拽了一根豆芽,看我没看他,把豆芽塞进垃圾桶里,又拽了几根又塞进垃圾桶里,被小朋友发现告诉了我。但他还说:"老师,不是我,我没拽。"
吃饭时,程思博把不爱吃的菜放在蜀宁小朋友的碗里,偏偏蜀宁就是不让放。这样,俩个人你拿给我,我拿给你,当我看他俩时,程思博抢先说:"蜀宁往我碗里放菜。"而蜀宁也不甘示弱说:"是程思博先放到我碗里的。"我说:"老师也看见了,是程思博先放到蜀宁的碗里的。"
程思博还坚持说不是他先放的
观察分析:
究竟什么原因引起他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为了遮掩自己的错误到了撒谎的地步。离园时我与他妈妈进行了交谈,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他从小在他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每天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他从小调皮、爱动、脑子转的快。出去玩到处乱跑,奶奶撵不上他,怕他摔倒,就经常吓唬他说:"你再跑让收破烂的给你收走了。"有一天,他跑远了,看不见奶奶了就大声哭起来,正好来了一个骑三轮车的叔叔说要把他送回去,他以为是收破烂的要把他带走,吓得使劲的大哭,晚上睡觉时在梦中还大声得哭。从那以后他就特别的胆小,不敢自己在屋里玩,不敢做危险地事,处处都十分小心。经常缠着大人陪他玩,在家里又非常调皮,经常犯点小错误,爸爸经常批评他,为了逃避批评,由于他的聪明,经常会找一些理由为自己辩解,但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听他辩解,有时他能逃避错误。
教育策略与效果:
1、为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当孩子犯错误时,不在集体面前揭露他,单独和他谈谈。一方面表示对他错误的理解,提出遇到这样的事情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引导他换位思考,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不快乐。让他知道出了问题应该自己承担,不能赖在别人身上。
2、培养勇敢的精神,经常讲一些有关勇敢的故事。善于观察,当他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及时地帮助,鼓励他去战胜困难。
对他多进行胆量方面的训练。比如: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加大大梯的训练量,逐渐锻炼他的胆量。
3、给母亲般的关爱。让他觉得老师也想妈妈一样关心她,使它具有安全感,减少他心中的压力。另外和他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话愿意与老师交流,。相信老师。老师有时应接纳、理解他的一些行为。
通过多方面的教育,现在程思博的胆子大了一些,有时对自己的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相信经过家园的配合,程思博一定会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
【篇二】
案例背景:
"我是中国人"主题有条不紊的展开了,在进行到"首都,北京"二级分主题是,产生了新的区角活动,剪手拉手的剪纸作品。于是老师变做好了剪纸的示范图放到区角中…..
案例实录:
情景一:文博高兴的对朋友浩浩说:"今天我们玩新的区角吧,剪手拉手的小人吧。"浩浩开心的说:"好的,我们快去吧。"两人马上把牌子插好做到位置上,两人拿好了纸,看着示意图,却迟迟不下手,只听文博说:"太难了,我画不出来,你呢?""我也剪不好。""算了,我们还是去玩拼图吧!"新的区角里座位空空,受到了冷落。
情景二:今天文博路过剪纸区角,发现有画好的手拉手小人剪纸,说:"咦,怎么有画好的小人啊,我来试一试。"于是做下来,一会只听他兴奋的说:"我剪出来了,他们真的是手拉手的。"LULU在旁边说:"我还能剪连起来的天安门呢,等会我们一起拿作品去去装饰天安门吧。
情景三:两人来到天安门前,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了天安门前,自豪的笑了。
分析与反思:
分析:为什么新区角倍受冷落呢?听到孩子说太难了,手拉手的制作,需要折-画-剪,三个步骤。对于文博这种手工能力较差的孩子,不适合,所以孩子起初兴趣很高,当看到不适合自己时退却了。我们投放的材料只适合能力强的孩子,如何能面对不同层次的孩子呢?
反思:教师在材料投放时需要注意层次性,因人而异地提供活动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层面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的需要,便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剪纸练习区,可以从老师画好剪→按示意图剪→创意剪,难易度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我们在选择、投放区角材料时,要能够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给幼儿提供了较多的动手动脑、自我表现的机会,能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激发他们探究的动机,产生自豪感、自信心。
【篇三】
案例背景:
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是在主题活动开展的不同进程中,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安排活动内容,有计划地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能力与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以操作摆弄的方式,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从而使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并得到经验的积累、巩固和提升。区角活动:种菜啦!是我班《勤勤小菜园》中的一个情境操作的活动。
案例实录:
情景一:(第一天)当新区角:种菜啦!的材料一投放在区域中时,马上引来了很多的玩伴。(因为这些材料都是有孩子们自己绘画的,因此他们都想在第一时间里进行活动。最终他们通过猜拳的方式解决了人多的问题。)活动中,只见旭旭看也不看活动规则就快速的拿起了一块蔬菜(番茄)的分成板,进行操作,并快速的记录了分成的结果。而边上的磊磊却对他说:"你看规则图片,应先要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分成卡的。"可是他听都不听,继续做他的事,当他完成了两块分成卡后,他就拿了很多的蔬菜区进行互动墙面上的分类活动。紧接着又进行了蔬菜的答案进行找数卡的活动。活动进行了10分钟左右,他便对边上的磊磊说:"你快看呀,我的任务完成了。你怎么这么慢呀?"他边大声说边笑了。
情景二:今天,旭旭又来到了"种菜啦"只见他先看了一下规则,接着开始按着规则一步步的进行着操作。当他完成一张分成板时,他遇到问题了:我放哪儿呢?他问佳佳,佳佳说用夹子夹在上面。不对,老师的图示是放在边上的,我也应该放在边上。他急急忙忙的跑来找我,徐老师有问题了,我不知做好的这张放哪儿。我要和图片上放的一样。老师我放这里可以吗?只见他紧紧地挨着种在地上的萝卜旁边,我会心的点了点头。
情景三:旭旭在做第二层分成的过程中,他在板上记录了三个数字。一般数的分成是上面一个数字,下面是二个数字,例如:"8"分成"1、7"即可,而他却写了"1、7、8"可见孩子对于数字下面的两条斜线没有读懂它的寓意。
分析与反思:
思考一:为什么旭旭不看规则图片就进行操作了呢?完全打破了我投放的预设,那我投放的材料是否出现了问题?我特意去进行了观察,原来发现操作规则不清晰,在活动的地方只贴了三张照片,并没有用箭头或数字标明具体的操作层次的过程。于是,我就及时进行了调整。并在分享的过程中,让孩子针对这三张图片提出自己的困惑。最终在我们共同的商讨下,操作步骤做上了箭头和数字的标志。
思考二:为什么孩子考虑到的,我们却没有考虑到呢?孩子通过他的直观操作,能追随老师的步骤操作,并能向同伴和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见孩子的观点给予我们的思考。
思考三:当孩子没有理解"分成"的寓意时,教师该怎么办?针对这类孩子,他可能对于加减法运算已经非常熟练,客观原因:家长的灌输性教育,孩子想到哪个数字就写哪个数字。而且也往往会把答数写出来。我将把分成卡通过集体开展区域活动后的讲评。让孩子在讲评的过程中,发现分成卡的秘密(两条斜线的含义;没有加减和等于的符号),可见这种讲评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在预设材料投放层次的过程中时需要考虑周全,一切立足于孩子。学会观察孩子,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把孩子当成班级一员应接纳孩子的想法,满足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操作记录不当时,教师要多反思,及时捕捉孩子不正确的表达方式,通过区角的分享活动,帮助孩子进行梳理,引导孩子仔细的观察,最终让孩子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教师在投放材料中,心中时时要有目标,当出现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寻找更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方法。
大班精华版观察记录【三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