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性坏死:是坏死组织因酶分解而变为液态。最常发生在含可凝固的蛋白少和脂质多的脑和骨髓,也称为软化。化脓,脂肪坏死和由细胞水肿而来的溶解性坏死都属于液化性坏死。
脂肪坏死是液化性坏死的特殊类型,主要分为外伤性脂肪坏死和酶解性脂肪坏死两种。外伤性脂肪坏死好发于皮下脂肪组织尤其是女性*,脂肪细胞破裂,脂肪外溢,引起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吞噬脂质,反应局部形成肿块,镜下可见其中含有大量含有脂滴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和多核异物巨细胞。酶解性者见于急性胰腺炎。此时胰腺组织受损,胰酶外逸并被激活,从而引起胰腺自身消化和胰腺周围器官的脂肪组织被胰脂酶分解,其中的脂肪酸与组织中的钙结合形成钙皂,表现为不透明的斑点和斑块。
纤维素样坏死:曾称为纤维素样变性,好发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是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和急进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坏死组织呈细丝、颗粒状红染的纤维素样,聚集成片状。
坏死的结局: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同组织的坏死,其结局也不一样,细胞坏死后发生自溶,并在坏死局部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坏死组织有的溶解吸收,有的分离排出、机化、包裹或钙化,结核病灶的干酪样坏死常发生包裹钙化。
1)溶解吸收:坏死组织溶解,经由淋巴管、血管吸收或被巨噬细胞清除。小范围坏死可被完全吸收,消除较大范围坏死液化后可形成囊腔。
2)分离排出:较大坏死组织不能完全吸收,则发生炎性反应,使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形成缺损。皮肤、粘膜较深的坏死性缺损形成溃疡,发生在内脏器官则形成空洞。
3)机化: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等组成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的过程称机化,最后形成瘢痕组织。
4)包裹、钙化:坏死组织较大或难以溶解吸收或不完全机化,则由周围结缔组织加以包裹,其中的坏死组织如结核病灶的干酪样坏死也可发生钙化。
正在阅读:
2018考研医学西综复习要点:液化性和纤维素样坏死11-16
新西兰移民的教育优势12-14
留学生到法国后需要做的事情_留学生在法国都做哪些兼职08-15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_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计划06-18
【广东】2018招商银行深圳分行柜员岗春季校园招聘公告04-18
学前班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学前班数学教案范文:分类05-30
2021年山东枣庄初级会计职称报名时间及入口(2020年12月1日-21日)10-30
原来你是爱我的作文12-31
原神2.1版本海岛瀑布宝箱怎么解谜?06-05
平凡人的舞台作文1000字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