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导语】《小公鸡和小鸭子》一篇十分有趣的小童话。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有点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以外,还通过角色对话,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课
1、猜谜语,出示课题板书:5、小公鸡和小鸭子
2、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主探索:
1、看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什么?
从课题上看,这课书讲的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有几个自然段?
3、出示生字卡片
学习要认得字,读准字音,去掉拼音读
4、学习课文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读课文第二段:
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他们一块做什么?怎么样?
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
5、读第3自然段,(自读2遍)看第三幅图。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
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什么了?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
小公鸡怎样做?
(2)读读小鸭子讲的话,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他不让小公鸡下水)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
(4)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
6、读第4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四幅图。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
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鸭子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
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
7、读第5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五幅图,说说这段话讲的是什么事?
指名读,大家思考,小公鸡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感谢小鸭子;承认错误)
三、交流解疑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会和学习小伙伴一起表演这个故事吗?
四、课堂检测
1、小鸡会(),不会()。
2、小鸭会(),会(),不会()。
3、()捉虫子给()吃。
4、()把()救上岸。
5、()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这里,那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本文是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篇十分有趣的小童话。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有点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以外,还通过角色对话,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读中想象,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不仅懂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还能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受到启发,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作为学案设计,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多角度多形式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
2、会写“他、河”等7个字。
3、认识偏旁:提土旁“土”。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三)情感目标:理解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点: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
2、会写“他、河”等7个字。
3、认识偏旁:提土旁“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五、说教学难点:
理解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六、说教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七、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八、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下面我就分课时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动物的头和他们的脚,引导学生连一连。
2、板书课题。
3、指导理解课题中的“和”字。
(1)根据图片出示特征,进行连线。(小公鸡、小鸭子、小猫等的头部和他们的脚。)
(2)齐读课题。
(3)说说“和”表示什么。(课文讲的是他们之间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2、指导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学生汇报识字情况,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捉、直、身”是翘舌音;“信、身”是前鼻音;“一块儿”要读儿化音。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圈起来,用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
(2)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识字成果。
(4)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
5、开火车朗读生字。说说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6、同桌互相认读词语。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流利。
7、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大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2)结合插图,想想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去了哪里?干什么?
指名读第1、2自然段。指导学生用提供的句式说话。
(3)指导学生看图说说为什么小鸭子不能捉到虫子。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公鸡捉到虫子时的高兴和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时的着急。
(5)指导学生感悟小公鸡的团结友爱的特点。
3、小结
(1)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
(2)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1、“块”的用法。出示图片“一块肉,”“一块冰”,“一块土”,换种说法就是“肉块”,“冰块”,“土块”。那“一块”跟“一块儿”意思一样吗?请学生辨析“一块”的不同意思:“一块肉”指块状的东西,“一块儿指大家一起去做一件事。”再让学生说一说,平时你有没有跟谁一块儿出去做过什么事?从而理解“一块”的用法。
2、出示图片,巧组词。本课有生字“河”,我出示图片一条河流,和学生说里面有和小河有关的词语,让学生找一找,学生边找边说出对应的词语,接着多媒体出示,这样的组词有趣多了,不光认识了词语,还相机理解了河边、河面、河岸、河水、小河的意思,一举两得。
3、“也”这个生字要想写好看,可是有诀窍的。要关注三个“特别”,第1笔横折钩特别斜,第2笔竖特别高,第3笔竖弯钩特别长,记住这三句口诀,学生边写边念这三句口诀。接着出示“他”“地”,让学生找一找,“也”字发生了什么变化?会发现“也”字变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