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教材的概念 从术语上看,电子教材是一种电子化的教材,早期电子教材仅仅是对纸质教材的电子化,即采用磁带、光盘和网络作为教材的载体,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以CAI课件或教学应用软件为主要形态的“电子教材”) 关于电子教材的概念,目前并没有统一界定,有研究者强调电子教材的数字化资源属性,如台湾学者吕正华(2009)认为电子教材是纸质教材的另一种版本;Jun(2009)指出电子教材是将纸质课本的内容数字化后存储在电子媒介中,用户通过互联网阅读、收看、收听。有研究者关注电子教材的富媒体特征,如徐行等人(2003)认为电子教材将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和影音文件集于一体,使传统纸质教材和教学手段中难以实现的实验和动态演示过程得以轻松实现,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项国雄(2005)认为电子教材以网页形式存在,不受时空局限,可供教师、学生和家长反复使用,数据更新速度快且及时,具备共享性、开放性、动态可生成性等特征。还有研究者从电子书和教学系统角度考察电子教材的应用,Porter(2010)认为电子教材集电子阅读软件和电子书内容于一体;祝智庭等(2011)把电子教材理解为一类特殊的电子书,从阅读性和教学性角度对教材的功能属性进行了规定;李林等人(2011)认为电子教材是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开发的教学系统。 早期的国家标准《电子出版物术语》将电子出版物定义为:“将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可复制发行,并通过计算机或者具备类似功能的设备进行阅读使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传播文化的交互性的大众传播媒体”。新闻出版总署认为电子书是指因预装或下载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内容出版物而具有大众传播媒体性质的手持阅读器,其把电子书理解为一种新型出版物形态,包含内容、阅读软件和阅读设备三要素,三者皆可冠以“电子书”的名称。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材主要指教科书,是指根据各科教学大概(或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顾明远,1990);钟启泉(2001)则认为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的范畴之中系统编制的教学用书,反映了教育理念。 综合以上观点,电子教材是一类遵循学生阅读规律、利于组织学习活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按图书风格编排的电子书或电子读物。遵循学生阅读规律要求电子教材的内容呈现、软件功能和阅读终端操作符合学生阅读习惯;利于组织学习活动要求电子教材提供课后习题、作业和随文笔记等功能以支持教学活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电子教材满足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编写规范等要求;按图书风格编排要求电子教材在结构编排上接近传统书籍风格。电子教材通过符合特定学习要求的电子阅读软件呈现内容并记录学习过程。电子教材内容支持不同阅读终端之间跨平台互操作,且内容呈现外观具有一致性。电子教材必须同时考虑“教材内容+阅读软件+电子阅读终端”三个核心要素;从实践角度来说,电子教材可理解为一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资源包,其内容主体应包含课文、注释、插图(静态和动态)、实验、习题等,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多种辅助学习工具(如字典、计算器、笔记本、参考书)和一些多媒体学习材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88c94cbb4cf7ec4bfed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