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 周总理,你在哪里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沉甸甸(diàn) 谷穗(suì) 宿营地(sù) ...2.文学常识填空。 柯岩(1929-2011),原名冯恺,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曾任《诗刊》编委。主要作品有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柯岩儿童诗选》等。另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等。《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影响广泛。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02 课内精读 3.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四种形象有什么特点? 高山,恢弘阔大;大地,襟怀坦荡;森林,气势磅礴;大海,宽容博大。这四种形象不仅使画面的色彩更加浓郁,而且使总理的形象更加崇高。 4.诗人为什么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来回答人民的发问? 通过对高山、大地、大海、森林的追问及回答,展现了总理为革命,为人民辛勤工作的生动画面,深化主题,造成山水有情的动人意境。同时说明周总理的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寄托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无限哀思和热爱。 5.诗人多次重复“他刚离去,他刚离去”,有什么作用? 诗中天地万物发出动人心弦的回音,仿佛成了周总理一生的见证人,使作品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巧妙暗示周总理“虽死犹生”,寄寓了人民的无限哀思。 6.诗人在整个世界逡巡一遍,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回到了祖国的心脏——中南海。因为这里是周总理工作的岗位,他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03 拓展阅读 献给周总理的花 ①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然而,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7.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自己见过各种花的美好,为下文写人民献给周总理的花做铺垫,渲染了一种沉痛、哀伤的氛围。 8.第④段先描写后抒情,结合具体句子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个感叹句抒发了人民对总理无限眷念之情,一个反问句抒发了人民对总理逝世极度悲痛之情;最后一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敬爱和沉痛的哀悼之情。 9.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 全国人民献给周总理的花是用纸做的,是没有生命迹象的,但是这些花却承载着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深情,它们跳动着八亿人的脉搏,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每一朵花都代表着每一个人,因此“最富有生命”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175d84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