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卖白菜》《合欢树》的比较阅读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的母亲》《卖白菜》《合欢树》的比较阅读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有三篇课文均以母亲为题材,分别是《我的母亲》(老舍)《卖白菜》(莫言)《合欢树》(史铁生)。笔者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分别从文章的内容、语言的运用、立意的侧重等方面研究了三篇文章的异同,以此来达到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比较阅读;文章的内容;语言的应用;立意的侧重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于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阅读与欣赏部分强调要“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的编写按文章体裁编成单元,就选材而言,阅读与欣赏部分有三篇文章都选了有关母亲的话题,《我的母亲》(老舍)《卖白菜》(莫言)《合欢树》(史铁生)。针对这三篇文章,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第一篇教学论专著《学记》就曾对比较法有过专门论述: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这一连串类比,深入浅出,充分说明了教师教学时要善于运用类比法,发展学生抽象思维,使之提高学习效率,触类旁通。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比较是人最珍贵的智力因素,是人们辨别、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和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认识、才有创造。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这样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可见,比较既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思想。通过比较,可以凸显事物的共性或个性,深化理解,获得新的思维视角,拓展、提高自己的认识。 运用“比较”这种思想与方法进行的阅读活动,我们称之为“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一种层次较高的研究型阅读。“比较阅读法”始见于朱熹著作中,《朱子语类》卷十九有“先看一段,次看二段,将两段比较,孰得孰失,孰是孰非”。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针对上述三篇文章,笔者从文章的内容、语言的应用、立意的侧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阅读。 一、文章的内容 《我的母亲》《卖白菜》在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合欢树》在下册第一单元。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下册第一单元主要学习关于人性美的文章。 从文体上来说,《我的母亲》《合欢树》是散文,《卖白菜》是小说。 从选材上来说,三篇文章都写母亲,而且刻画的是平凡的母亲,每一位母亲都勤劳、善良、坚强、朴实,但却各有侧重。《我的母亲》多角度描写了母亲的一生,具体事例与概括介绍融为一体,突出母亲对“我”的影响;《卖白菜》则选取了特定年代发生的一件事来刻画母亲的形象,突出母亲的诚信;《合欢树》则用蒙太奇的手法,以跳跃性的思维,重点描写了作者突然残疾这一灾难性事件给母亲带来的打击和由此发生的巨变,突出了母爱的无私无怨、牺牲自我。 从组材上来说,三篇文章都采用了时间的顺序组织材料。 从写作思路上来说,《我的母亲》作者用纵向贯通的方法,以时间为序精心组织材料,以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为线索贯穿全文,多角度描写母亲的一生,表现母亲的性格特点。笔者在和学生共同分析这篇文章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时间描写的线索词,据此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把母亲的家庭情况,母亲的性格及对“我”的影响,为子女做的几件感人的事,“我”远离后对母亲的愧疚,详细地展现出来。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并讲出母亲对“我”的六次深刻影响,并分析总结出母亲良好的品性及作者的痛悔之情,至此,文章清晰的思路跃然纸上。 《卖白菜》作者采用的是截取横断面的方法,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性格。这篇文章按照故事情节展开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织材料,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卖白菜的过程写的最为细致,让学生仔细地去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找到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理解采用衬托的手法刻画出的母亲和善朴实的思想品质,最后的高潮也是结束,凸显了母亲的诚信,给“我”留下的教训。文章一直把“我”和母亲对比着来写,也给读者留下了深远的思考空间。 《合欢树》作者同样也是以时间为顺序,先写母亲生前的事,后写母亲逝世后的事,由人及树。据此引导学生分成前后两部分。追忆母亲中指导学生找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感受作者身上发生的事以及这一系列事特别是作者突然残疾这一灾难性事件给母亲带来的打击和由此发生的巨变,从而体会母亲的性格特点和优良品质。后半部分作者把对母亲的感情寄托在合欢树上,思索合欢树,引导学生找到文中四次提到合欢树的地方,并由此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感受人性美。 二、语言的应用 三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朴素、真挚的语言中,对母亲的赞美、感激、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卖白菜》与《合欢树》均采用了对比手法。 《我的母亲》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既流畅朴素生动,又凝练含蓄隽永,叙述语言流畅、朴素、亲切,极富表现力,议论语言凝练、深情、隽永,蕴有哲理意味。运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文章最后结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及内心深处那一份再也无法回报母爱的愧疚之情。引导学生用诵读的方式整体感知,分析时可找到相关的描写,加以体会。 莫言的文字朴实、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到感悟。《卖白菜》中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用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性的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细腻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指导学生找出文中写得比较精彩的语句,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细腻的描写,感受莫言的语言魅力。 史铁生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合欢树》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深切母爱娓娓道来,就仿佛和读者在聊天,怀念、悲痛之情潜藏于字里行间,除却华丽辞藻与刻意雕饰,思绪所至,笔触所到,深切隽永的真情蕴涵其中,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更为文章增色不少。引导学生多读,反复阅读品味中抓住文本中表现作者感情的语句,体验并感悟淡雅朴素的文字背后蕴藏着的强大的感情力量 三、立意的侧重 三篇文章同为表现母爱的伟大,但留给读者的思考却各有侧重,均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母亲的形象,来获得情感的体验与共鸣。 《我的母亲》中母亲给予我们的是生命的教育,她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因贫穷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 《卖白菜》中作者借助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 《合欢树》中作者抒发了对亡母的愧疚与内心的痛苦,文章传递给读者的还有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教给读者一种人生的态度。 通过比较阅读,三篇文章的异同点显而易见,相对而言掌握它们的不同点更为重要。三篇文章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抓住散文和小说的特色去赏析,均可以从整体上感知,从而理解文章内容、语言等方面特色。实际教学中,中职学生虽然基础较差,但这些文章对于他们而言也不算特别难理解,只需在细节方面加以注意,多加引导。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但要强调反复诵读,只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即可。笔者认为,学习这些文章,要教给学生的,一方面是学习的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情感的体验,道德品质的熏陶,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更有利于他们日后从业后会有一个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总之,比较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容易操作的阅读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合适的题材应用比较,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模式,让我们在灵活多变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清徐县职业教育中心 0304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1f22ad3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