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虎年话虎的研究报告 虎的形象,看上去令人生畏,又很漂亮。一身皮毛色彩斑斓,额头正中还有“王”字纹样,在视觉上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自古以来,人们经常摹虎状貌,写其神态。在古代文物及艺术品中,老虎最初是以岩画和图腾的形象出现。 在阴山山脉狼山地区的岩画中,可以看到老虎的各种姿态——坐卧行走、奔驰跳跃,鲜明的虎纹、凶猛的虎头以及虎牙、虎耳,无不栩栩如生。 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出的用蚌壳堆塑出的龙虎图案,堪称“中华第一龙虎图”。 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一个头戴羽冠的“神人”骑在一头猛兽之上。这头猛兽,很多学者认为就是老虎。 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巴人也以虎为图腾,他们所铸造的青铜器,多铸刻有虎纹。其中的巴式戈虎纹,最能代表巴蜀虎纹艺术。 三峡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虎钮錞于,其上部的钮为一张口龇牙、翘尾欲扑的猛虎,形象极为生动。 商周青铜器中,有一种名为“虎食人卣”的器物令人匪夷所思。该青铜器整体为虎踞坐形,以虎后爪和尾巴为三个支撑点,而虎的前爪怀抱一人,人与虎正面相对,人头正位于张开的虎口之中,并向左侧看。这种造型代表什么?象征什么?至今无人能解释清楚。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虎”字就是一个形态生动的象形字。 古代玉器中,出现了大量玉琥和玉虎,有浮雕,有圆雕,造型各异。 汉代的“四神博局镜”,经常出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形象,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之神,是老虎走上神坛的具体呈现。 唐宋以后的传统绘画,以虎为题材的佳作层出不穷。不仅有“上山虎”和“下山虎”,还有“大人虎变图”等寓意深刻的作品。 此外,在雕塑、陶瓷、金银器等艺术门类中,以虎为题材的艺术品纹饰、造型更加丰富。而年画、剪纸等民间工艺品的虎形象,除威猛之外,又平添了几分活泼可爱,显得趣味十足。 虎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狐假虎威”指的是借用别人的威势来欺压和恐吓他人的小人;激怒有权有势之人则被形容为“踩老虎尾巴”。 日本人常将爱不释手的物品、珍爱的藏品称作“虎子”,这个说法借用的是母虎舐犊情深,悉心抚育孩子之意。如果想要获得有价值的东西,那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必须要做好遭遇危险的心理准备。 传说中,老虎为躲避象群而藏进竹林之中,所以在日本的水墨画和屏风画中,经常可以看到“虎和竹”同框出现。由于“酒”的日语发音也可以念作“sasa”,与“笹(细竹)”字同音,所以日本人会用“变成老虎”来比喻喝醉,把烂醉如泥的人叫做“大虎”。 由文、武、龙、虎、豹、犬六卷构成的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在“虎韬之卷”中记载了兵法的奥妙,所以日本经常把传授秘诀的书籍称作“虎之卷”,有时还会引申用于指代讲义蓝本或帮助理解课程内容的参考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281a239cf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