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时间:2022-09-02 00:12: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美国教育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如此一句话:“假如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阻碍学习的唯独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差不多明白了什么。这确实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怎么说“明白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关于《静夜思》如此浅显易明白、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 。假如课堂上教师仍旧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部分学生确信会爱好索然,教学成效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关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关于低层次的学生,要紧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依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

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

3、积存收集有关想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存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依照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导入诗题后,我第一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


古诗吗?(大部分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明白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差不多会背)

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第一提出要求: 1差不多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 2、可不能的同学找值得信任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效。

最后,学生交流时也分层次进行,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进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能持之以恒,使其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

另外,关于诗意的明白得和朗读指导也不要牵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感悟,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明白得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摸索,受到情感熏陶。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学生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那么大诗人李白和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了这首古诗。”能够说,情感的共鸣,专门的感受,会使学生在浓浓的思乡情中再次诵读这首古诗。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课标中要求写字写笔画简单的字,不求多,贵在精。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差不多笔画和笔顺规则。本课共四个字,差不多上往常学过的。教师先让学生认读,再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字说说你是如何样记住的?但不要做过多的字形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在一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笔顺规则,但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最后让学生练写,练写上可表达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相同的要求(少写2)。写完后还能够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中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现,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四、巩固练习,强化积存

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我又设计了以下练习: 1、学生领读生字,扩词。

2游戏:小刺猬摘苹果。(开展背诵竞赛)

3、拓展积存:你还明白哪些描写想念家乡的诗句?(不明白也没关系,不做过高要求,只要有积存的意识即可。)

4、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想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能够尝试背诵。

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

在作业安排上,我布置学生观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同时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想念家乡的诗句。(能够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能够自己查找。)如此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进展,又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扩大了阅读面,真正做到了为学生而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2a7225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