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 村居》是一首词,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词这种文学体裁,词的上阕我尝试着用教诗的手法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理解这首词的意思,课后通过反馈,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意思,只是可以根据课文说个大概,并没有了解作者上阕所描写的目的。而下阕又是文章的重点,如果还是把探究的问题设置成讨论词的意思,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基本和上阕一样,那怎么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词意,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呢?我决定换一个问题进行探究,换成“下阕写出了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在豆地里除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正在趴着剥莲蓬。三个儿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我没有一句一句地讲解,而是直接问“你最喜欢哪个儿子?”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然后陈述自己的理由。这节语文课表面上看好象是题外话,是和学生们聊天,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学习任务,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继而自己再去解决问题。这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体现。学生不仅理解了词的内容,而且组组都恰当适度适时地结合插图,引发想象。同时,集体讨论,小组合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学内容已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变成了一幕温情的家庭短剧。学生也从讨论中理解了作者是通过描写田园的风光来抒发自己喜爱宁静安详的农村生活。课下反馈学生都认为这节课上的很轻松也很有意思,要掌握的知识也学会了。可见对话式的探究,如果能恰到好处的使用会使课堂增色不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fba19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e.html